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中國科大:用科技唱主角 照亮六枝特區“致富路”

發布時間:2021-11-01 09:35:13  |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張蔚藍
關鍵詞:中國科大,科技扶貧,鄉村振興,六枝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貴州省六盤水市六枝特區地處貴州省西部,是目前全國唯一以“特區”命名的縣級行政區。2012?年,六枝特區被列為國家級貧困縣和滇桂黔石漠化片區扶貧重點縣。因其屬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可利用的土地資源相對較少,并且存在季節性缺水問題,發展農業的條件比較差造成了貧困。自?2015?年起,六枝特區成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國科大”)的定點幫扶對象。在精準扶貧實踐中,中國科大從提高六枝特區的貧困村教育水平和科技幫扶等方面發力,以其教育資源和科技優勢,照亮六枝特區“致富路”。2019?年?4?月?24?日,貴州省人民政府正式批準六枝特區退出貧困縣序列。

多年來,在深入開展調研的基礎上,中國科大為六枝貧困鄉村提供智力、人才和科技支持,逐步形成了以教育扶貧、科技扶貧為載體,黨建引領、志智雙扶、產業示范、幫銷促產相結合的綜合幫扶工作模式。“我們在四角田小學建設了一座高標準科普館,提升學生的科普素養。今年六一兒童節,我又聯系計算機學院,為四角田小學捐贈臺式計算機40臺,改善了小學的現代化教育教學條件。在化學院的幫助下,我們在聯合村開展‘春蕾計劃’資助活動,幫助村里的貧困女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同時,我還帶領村小師生到中國科大參加科技活動周,感受科學魅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中國科大派駐六枝特區新窯鎮聯合村第一書記徐晶芝介紹道。

教育幫扶,多點開花。林高華是中國科大派駐六枝特區政府黨組成員、政府辦副主任,他表示,中國科大還對當地鄉村教師開展培訓,同時在加強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我們投入資金建設了六枝特區的創客中心,一個縣級科技館,還有小學的科技教室,通過這些陣地傳播科學知識鼓勵青少年開展科技創新活動。 ”據悉,中國科大2019年開始在六枝特區定期開展“崇尚科學?·?感受科技魅力”系列科普講座活動,一年內舉辦了?9?期?16?場,受眾師生達?7?192?人次。

扶貧要從“輸血”轉向“造血”,產業是關鍵。通過產業扶貧來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是中國科大幫扶六枝的另一主要手段。在中國科學院的指導與支持下,中國科大幫助六枝特區建設獼猴桃、食用菌、綠色豐產新技術推廣等?示范基地,在農產品加工、減施增效等方面進行技術投入,帶動農業發展升級。徐晶芝介紹,“通過科技示范引領產業發展,我們在聯合村建立了50畝的獼猴桃示范基地,努力去培育適合六枝特區生長的獼猴桃優良品種。同時還與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合作,安裝自動噴灌設施、設計機械化生產機具,努力為貴州農業打造一個山地機械化生產的范本。”

在發展電子商務領域上,為推動農產品“入市”,中國科大也在不斷努力幫助黔貨“出山”。2019?年?10?月,中國科大與六枝特區簽署了關于支持六枝特區電子商務發展合作框架協議,通過援建保鮮冷庫、支持網貨產品研發、提供技術支持等方式,進一步加快推進六枝特區電商事業發展。在開展消費扶貧的基礎上,中國科大積極推動六枝特區農產品加工企業開展技術創新,援建倉儲中心,拓展銷售渠道,推動形成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發展鏈條,著力提高農業產業化發展能力。

隨著2020年我國取得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中國科大對六枝的幫扶也在繼續前行的腳步,更多的舉措還在實施和完善,努力打造六枝成為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示范樣板。六枝當地企業貴州大山味里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丹表示,“我們到村民家里收購產品,通過我們的電商平臺銷往全國各地,這樣老百姓不愁產品的銷路,我們還會給村民提供訂單,根據訂單種植。中國科大支持我們建了加工廠,可以提供村民就近就業,他們工作之余還可以在家照顧老人和小孩兒。”時光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游飛鴻表示,“中國科大對我們進行技術指導和技術培訓,幫助我們建設了冷庫,延長了生鮮產品的銷售期。我們也建設了自己的生產線 ,建成后,可以帶動本地的勞動力就業。還可以和當地的農業產業相融合,助力鄉村振興。”

林高華介紹,電商銷售和電商興農,可以把基地、產業、銷售以及農民的收入連成一條線,織成一張網,達到鄉村振興的目的。中國科大后續還會繼續在鄉村振興中發揮學校的優勢,通過老師們的智力支持,指導村民們更好地延伸自己的產業鏈,包裝好產品 。“高校特色就在于教育和科技的優勢,從教育方面可以通過優勢來培養地方人才,從技術方面可以做一些示范引領,改變地方的產業結構、提升產品的品質,還可以通過研究成果進行轉化,把產學研結合起來,把成果轉化到地方,促進地方的經濟發展。”

(編審/策劃/采訪:王振紅、王虔;文字:王振紅、王虔、張蔚藍;翻譯:張蔚藍;拍攝:宋政澳、鄭家正;后期:朱法帥)

(出品: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局,中國科學院院刊,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