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記者 寬寧 劉夢雅)11月11日,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加快推進能化產業高端化發展、努力構建陜西能源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有關情況。
11月11日,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
陜西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省能源局局長何鐘介紹,今年以來,陜西省能源系統堅決落實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工作的五項要求,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始終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緊扣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保障能源安全供給,擴大優質產能釋放,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進能源清潔高效利用,為全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今年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全面推動能源企業復工復產,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進一步促投資穩增長,能源工業實現逆勢上揚。”何鐘表示,前三季度,全省能源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2%,原煤產量4.9億噸,同比增長9.6%;原油產量2046萬噸,下降0.1%;天然氣產量382億立方米,增長8.1%;發電量1657億千瓦時,增長10.8%。陜北“西電東送”電量近280億千瓦時,陜西電網外送92億千瓦時,分別同比增長8.3%和82.4%。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煤炭產能結構和布局不斷優化,千萬噸級以上礦井達19處,2016年以來共計關閉退出各類煤礦155處、退出產能近5600萬噸/年,單井平均規模達到186萬噸/年。全省油氣當量連續7年全國第一,油氣長輸管網不斷完善,管道主骨架基本形成。電力清潔安全穩定供應,電源方面“淘汰落后、提升存量、高水平新建”并舉,全面完成煤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煤電清潔化程度進一步提升。電網方面“主網架完善和配網提升”兩手抓,可靠性進一步提升。陸續建成榆神、延安等熱電聯產項目,并加快實施現役機組供熱改造,熱電聯產清潔供熱面積達到1.6億平米。省內煤炭就地轉化率達到28%,煤制甲醇、烯烴、煤制油年產能分別達到520萬噸、380萬噸、170萬噸。
清潔能源消費占比快速提高。電源結構持續優化,近日,隨著華電旬邑一期風電場并網發電,陜西省非水可再生能源裝機突破1500萬千瓦,占總裝機比例超過30%,年發電量255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790萬噸標煤,減排二氧化碳255萬噸。多措并舉促進新能源電力消納,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超過17%。1900座光伏扶貧電站全部納入國家補貼范圍,可帶動19.4萬貧困戶脫貧增收。2019年以來申報的428萬千瓦風電、光伏平價上網項目建設規模全部納入國家盤子,居全國第5位。
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加快培育。榆林國家級能源革命創新示范區啟動建設,榆林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區、延安綜合能源基地加快建設,一批規劃內重大轉化項目落地實施。建成“煤亮子”煤炭產業互聯網交易平臺、新能源云平臺等,推動能源化工產品、設備線上交易。小保當煤礦在全國率先開展5G全覆蓋煤礦試點應用,以能源技術為基礎的新模式新業態正在加快形成,新舊動能加速轉換。
何鐘進一步指出,陜西省能源系統在取得這些發展成績的同時也清醒地認識到,陜西省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短期內還難以扭轉,能源化工上下游產業銜接還不夠充分,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還存在不足等,這些短板迫切要求陜西省將其不斷完善和補齊,不斷推動陜西省能源產業向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
下一步,陜西省將緊緊圍繞能源高質量發展要求,高水平推進“三個轉化”,強化大項目引領、園區化承載,推動能源化工向下游高端化、精細化延伸,加快構建韌性足、技術水平高、競爭力強的萬億級能源化工產業集群,全面構建“綠色、安全、高效、創新、合作”的現代能源化工產業發展體系。
圍繞能源綠色發展,實現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能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統籌生態環境保護與能源開發利用。優先支持和鼓勵大型煤炭企業采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的綠色開采技術,加快采掘裝備升級改造步伐,推進新建礦井綠色環保開采,提升煤炭行業的綠色安全生產水平。
二是統籌生態環境容量與能源高質量發展。找準生態承載與資源開發的平衡點,保證生態環境系統在自我承載能力范圍內良性循環。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堅持“以水定產,以環境承載力定產”。綜合考慮環境容量、科技含量和發展質量,推進裝備智能化改造、資源綜合化利用和項目集群化發展。
三是統籌生態環境治理與民生服務水平。多措并舉,全面推進散煤治理,深入推進煤改電、煤改氣,加速清潔能源替代。強化礦山企業環境恢復治理責任,健全采煤沉陷區防治機制,加快推進歷史遺留重點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加大老舊油氣管道和電網改造力度,做好基礎設施保護與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加強能源項目全過程安全監管,重點開展源頭監管和治理,及時排查化解安全隱患。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引導公民自覺履行環境保護責任,踐行綠色出行、綠色消費。堅定走生態良好、生活美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圍繞重大能源轉化項目,加快推進產業鏈向高端化、終端化延伸。以全產業鏈布局、集群化發展、高端低碳化為主線,加快煤炭清潔高效轉化,推進煤炭分級分質梯級利用,全力推進5個重大能源轉化項目和下游精細化工項目建設,向高端化、精細化發展。實現煤制烯烴升級示范、百萬噸級煤制芳烴及聚酯一體化全產業鏈發展。拓展油氣多元化利用途徑,深入推進煉油產業向化工領域延伸,推動油品型煉廠向油化一體化煉廠轉型。進一步發展下游高端精細化學品,延伸產業鏈,提高能化產品附加值。
圍繞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力推動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能源科技創新是能源向綠色低碳轉型的核心驅動力,加快能源科技創新步伐,推動能源技術從被動跟隨向自主創新轉變,著力突破重大關鍵能源技術,加快創建以能源技術革命為引領,協同推進能源生產、消費和體制革命的榆林國家級能源革命創新示范區。著力突破煤制芳烴、粉煤熱解等關鍵核心技術,推動煤油化工耦合、煤化工與氫能融合,進一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加快布局一批煤制油、一步法制烯烴/芳烴、“液態陽光”等示范項目,實現千萬噸級油氣資源替代,落實好國家能源安全戰略。加快布局氫能生產、儲運、消費及裝備制造完整技術鏈和產業鏈,加強氫能技術研發和示范應用,著力打造百億級氫能產業集群。圍繞構建電氫能源體系,加快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助力可再生能源規模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