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時,中國植物園還十分重視培養科普人才隊伍。自?2013?年起,中國植物園聯盟每年舉辦為期?15?天的“環境教育研究與實踐高級培訓班”(中國植物園聯盟“黃埔班”之一,另兩個為“園林園藝與景觀建設培訓班”“植物分類與鑒定培訓班”)。至今,該培訓班已經為全國各植物園及相關機構培養環境教育人才?189?人次;中國植物園聯盟還選派優秀學員至國外植物園學習交流,由此拓寬了專業人員的國際化視野和合作渠道。通過深入挖掘植物科學與文化內涵,不斷完善與優化科普教育活動,以及注重科學傳播的頂層設計和植物園間互動協作,我國植物園正在成為貼合百姓生活、提升科學素養、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科普基地。
(4)開放合作,在國際舞臺中扮演重要角色
中國植物園加強與各國植物園、國際組織的合作并積極參與國際相關策略的制定,通過國際交流與合作,提升自身的國際影響力。中國科學院植物園通過牽頭建立“中-非聯合研究中心”②和“中國科學院東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等,拓展我國在世界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的研究空間,促進“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積極與植物園國際組織合作,并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例如:設立國際植物園保護聯盟(BGCI)中國辦公室(廣州)和國際植物園協會(IABG)秘書處(廣州);積極承辦世界植物園大會(武漢,2007?年)、世界植物學大會(深圳,2017?年)等大型國際會議,展現中國植物園的發展與成果。
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中國植物園作為城市文明的重要標志,在城市發展、地方和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護中發揮愈加重要作用,是廣大民眾提高科學素養的重要場所。在國家及地方政府的積極推動下,以雄安國家植物園、昆明國家植物博物館以及墨脫植物園為代表,生態文明建設使一大批新建或在建植物園的發展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同時,作為開展生物資源有效保護的重要場所,中國植物園已經成為國家戰略性植物種質資源的儲備庫,擔當著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重要角色。
近年來,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造成了顯著影響。為應對各種挑戰,國際社會倡議發起“新保護行動”,通過創新方法以實現可持續發展。而自始至終以生物多樣性遷地保護、植物資源可持續利用以及公眾科普教育為主要職能的植物園,將在其中扮演極為重要的作用,成為地球上真正意義上的“諾亞方舟”。同時,面對植物保護的變革,植物園也需要重新思考自身在防止植物生態滅絕、發展創新方案使生態系統適應快速變化的環境、促進推進可持續的生產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新使命。
中國植物園未來發展策略
中國植物園目前仍然存在諸多問題與不足,如:公園化傾向和同質化現象,植物園功能與科學研究結合不緊密,植物園資源配置不合理,缺乏專業化人才隊伍,缺乏關于遷地保護整合的技能、知識和規程,以及植物園活植物收集和遷地保育管理系統不夠完善?。這些問題嚴重影響植物園功能的發揮。目前,中國植物園已經意識到打破區域壁壘、加強聯網協同的重要性,通過調整優化使命定位,努力使中國植物園成為地區生物多樣性的保護的領導者和跨界合作的平臺與中心。
(1)注重植物園的能力建設。植物園保護、科研、科普和利用功能仍需要進一步提升,重點加強植物引種馴化信息系統建設,建設數字植物園。中國地理區域廣泛,生物多樣性極其豐富且區域性分布明顯。各個植物園要根據生態環境、現有資源、人才儲備、地區發展需求,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突出優勢、強調特色,積極聯合所在地區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和非政府環境保護組織等各方面力量,在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護和促進可持續發展等發揮關鍵乃至領導作用。
(2)強化植物園整體功能建設。目前,我國植物園存在管理分散、功能不一、規模與能力差異大的問題。通過建設“國家植物園體系標準與技術規范”等分類評價標準和技術規范,充分發揮優勢植物園的引領作用和示范效應,建立分工協作的物種保育、園林園藝和環境教育網絡,打造國家植物園體系,將對提升我國植物園整體能力,應對生物多樣性消失、氣候變化等環境問題發揮更大作用,也為其他國家提供可供參考、借鑒的“中國方案”。
(3)推動關鍵地區植物保護統籌部署。在我國生物多樣性豐富和熱點地區,要建立就地和遷地保護體系,采取更為靈活有效的保護策略,提升保護效率,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因此,根據我國的自然條件、社會經濟狀況、自然資源以及主要保護對象分布特點等因素,綜合考慮代表性的生態系統類型地區、特有程度、物種豐富性、珍稀瀕危等級、科學研究價值、經濟用途等多項因素的基礎上,統籌把握我國植物園整體布局,推動在尚未建立植物園的關鍵地區(如青藏高原寒帶和寒溫帶、熱帶或亞熱帶地區?)新建設一些植物園或異地收集保護基地。
(4)建立國家層面的國際合作協調機制。“一帶一路”涉及地區貫穿亞歐非大陸,連接生物多樣性保護熱點地區,而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對這些地區的生物多樣性構成嚴重威脅。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發起國,中國的植物園有責任聯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同保護各區域的生物多樣性。比如,通過建立植物園協調機構,在“一帶一路”科學組織聯盟(ANSO)下建設“一帶一路”植物園聯盟(ANSO-BGU),鼓勵重點地區建立國家植物園,振興已有植物園,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植物園能夠在遷地保護、能力建設以及環境教育方面的共同提升。
結語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條件,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是生態安全和糧食安全的保障;而植物園則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主力軍。中國植物園的建設和發展日新月異,而人類活動導致的全球生態系統變化對植物園的角色和功能提出新的要求。因此,中國植物園需要重新審視自身的工作重點和發展戰略,通過協同聯合,真正擔負起有效保護本土植物的重任,開展廣泛參與且有針對性的環境教育活動,推廣可持續發展理念,為落實生物多樣性保護貢獻力量。
(焦陽,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邵云云,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廖景平,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黃宏文,中國科學院廬山植物園;胡華斌,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張全發,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任海,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陳進,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中國科學院院刊》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