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院選“永久院址”
1949?年?4?月,在解放戰爭即將取得全國勝利的時候,中共中央作出了“在新中國成立后建立統一的科學院作為全國最高科學機構”的戰略決策。11?月?1?日,中科院與政務院各部級機關同時正式開始辦公,后來即以此日作為中科院成立日。
中科院成立之后的首要任務之一,就是接收并整合原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等民國時期舊有的國立研究機構。當時原中央研究院各研究所,主要分布在上海和南京,而北平研究院各研究所,則分散在北京的東黃城根和三貝子花園(現“北京動物園”)內。關于中科院在北京的“永久院址”,最初有意選在三貝子花園內,“毛主席和周總理都很同意”。但是北京市不愿放棄對三貝子花園的管理權,且?1950?年?5?月確定研究所調整方案之后,有些南方的研究所須遷京,在京的各研究所也需要擴充,這樣一來,三貝子花園就顯得地盤太小了。擺在當時中科院領導們面前最緊迫的一項任務,就是要在北京為中科院的長遠發展選擇一個有較大發展空間的科研基地。
1951?年?1?月?20?日下午,政務院文教委員會在中南海召開會議,兼任中科院計劃局局長的竺可楨副院長代表中科院匯報?1951?年度工作計劃時,提出“……(2)準備條件開展研究工作。建造近代物理、應用物理、地球物理大樓各一座。……”,其中“近代物理與地球物理大樓預算已做好”。在經過實際踏勘之后,4?月?4?日,中科院致函北京市政府,“我院因工作日益發展,原有院址不敷應用。且各研究所分散各處,多無適當房屋。為集中辦公,便于各所圖書儀器之相互調用,研究工作之相互聯系及訓練工作人員起見,擬在北京西郊清華大學以南,海淀以東,農業科學研究所(現“中國農業科學院”)以北,鐵道以西劃用基地?5?000?畝建筑我院所需房屋,以應將來科學研究工作發展的需要……”
中科院為何提出在此選址呢?原來新中國成立之初,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邀請專家討論未來的建設規劃時,已大致形成了將高等學校較集中地安排在西北郊的共識。中科院領導認為,中科院的研究基地應靠近大學,以充分利用將要形成的交通條件和電力條件,使建樓工程和日后科研工作得以迅速走上軌道。更重要的是,中科院的發展必須注重與大學的合作,地理上的接近,便于開展學術交流。
1951?年?4?月,北京市政府批準“在清華以南,海淀以東,京綏鐵路以西地帶,為你院保留相當發展用地”。后明確南沿為大泥灣以北,可用地約為?4?500?畝。此“四至”范圍大體為現今的“東至京包線鐵路,南至知春路,西至中關村大街,北至成府路”。批復收訖,中科院旋即決定首先在保福寺北修建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近代物理所”)大樓(即后來俗稱的“原子能樓”),并于當年?11?月初正式動工。1952?年?2?月,中科院建筑委員會成立,主席吳有訓,副主席陶孟和、竺可楨,秘書錢三強、曹日昌,院內外委員有李四光、金濤、嚴濟慈、丁瓚、莊俊、梁思成、鄭振鐸、林徽因、秦力生、楊廷寶、武衡、陳宗器等?20?余人。其中常務委員?9?人,包括主席、副主席、秘書,還有莊俊、梁思成、楊廷寶和金濤?4?人。中關村科學城的建設即發端于此。
幾乎在中科院獲準“保留相當發展用地”的同時,原在城內沙灘地區的北京大學得到獲批的新校址,就在中科院用地的南面,即大泥灣以南至農業科學研究所以北的地段上。1951?年?11月,教育部召開了全國工學院院長會議,擬訂了全國工學院院系調整方案,揭開了全國院系大調整的序幕,北京大學將與燕京大學合并。同年?12月初,由教育部副部長兼高教司司長曾昭掄出面,要求北京市將北京大學的用地與中科院用地對調,或中科院讓出北面一部分給北京大學,這樣北京大學新校區可與燕京大學連成一片。但此議提出為時已晚,因為中科院的建設規劃已經確定,作為優先重點工程的“原子能樓”已經破土動工一個多月,地基已完成。該樓因核科學研究的需要,設計與建筑規格很高,為五層鋼筋混凝土結構(這在當時的建筑中是很少見的,1976?年唐山大地震時,北京地區很多建筑都有不同程度的受損,但是這座樓毫發未損,可謂“堅如磐石”),耗資頗巨,工程概算?128.9?億人民幣(新中國成立初價格),當時已付款?70%。如改變計劃勢必造成極大的浪費,科研計劃也會因此而拖延,且整個建筑計劃也都要推倒重來。為此,1951?年?12?月?7?日,中科院副院長竺可楨、吳有訓及近代物理所所長錢三強等陪同教育部副部長曾昭掄、劉皚風一同到“原子能樓”工地視察。教育部方面遂將意見改為希望在燕園東側為新北大擴展用地。這樣,中科院就從?4?500?畝中劃出西北角?1000?畝左右給了北大,這就是現在北大的“中關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