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新興經濟體經歷了風風雨雨的一年。全球經濟延續復蘇,但穩定性明顯下降,并且出現分化。主要發達經濟體的貨幣政策走向,為新興經濟體帶來了挑戰,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則讓挑戰更為尖銳,部分國家受到巨大沖擊。新興經濟體堅持合作和改革,抵御外部環境的影響。
經受市場沖擊
隨著美聯儲加息進入第四個年頭,以及年內連續四次加息,新興經濟體貨幣政策面臨緊縮壓力。部分新興經濟體遭遇國際資本大幅外流的沖擊,不得不通過加息來避免資本大幅外流和貨幣貶值,以維護經濟的平穩運行。
始于2018年二季度的新興市場資金外流,以阿根廷、土耳其和巴西等國的貨幣暴跌、股債重挫為代表。股市拋售潮也從南美蔓延到東南亞新興市場。6月份,投資者從印度、印尼、菲律賓等國股票市場撤資創下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快資金外逃速度。
阿根廷過度依賴外債、取消外匯管制導致游資自由進出、長期依賴單一經濟結構等問題導致比索大幅貶值。為了應對危機,阿根廷于9月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簽署了一項協議,以獲得價值570億美元的融資。穆迪預計2019年阿根廷的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將下降1.5%。
2018年,美國的制裁也成為對新興經濟體的另一大沖擊力。美國對土耳其發動經濟戰,加上土耳其本身經濟金融體系脆弱,通脹高企,使土耳其貨幣里拉對美元大幅貶值。這種影響甚至波及歐元區最脆弱的外圍經濟體,市場擔憂擁有大量對土耳其債權的歐洲金融機構遭到負面影響,而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國的銀行業也受到影響,8月中旬全球股市幾乎同步暴跌。
政策上看,新興經濟體自身通過本幣貶值來促進出口的潛力有限,如果過度使用本幣貶值政策,有觸發競爭性貶值的風險。很多新興市場國家,特別是東南亞一些國家,目前擁有持續的經常賬戶順差與較大規模的外匯儲備,因此應對資本外流與維持本幣匯率穩定的能力較強。然而,有部分新興市場國家抵御金融危機的能力較差,例如亞洲的馬來西亞與土耳其,拉美的委內瑞拉、阿根廷與巴西等。
從景氣指標看,全球PMI在年初結束了近兩年的上升勢頭,新興市場制造業PMI持續下探,目前已接近榮枯線,下半年以來新興市場工業產出自年內高點下滑,整體通脹急速上升,金融條件明顯收緊。
堅持改革合作
隨著國際經濟格局的變化,全球化走到關鍵的節點,不少新興經濟體也處于經濟轉型之中。新興經濟體面對內外挑戰,一方面在2018年繼續加強合作,探索共贏之路,另一方面也意識到內部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性。
2018年是金磚國家第二個“金色十年”的開局之年,金磚國家務實合作得到深化。12月份,金磚國家領導人在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三次峰會期間舉行的非正式會議上進行了會晤,重申了致力于共同努力,加強多邊主義,推動公平、公正、平等、民主、更具代表性的國際秩序。
新興經濟體還力爭在國際上的話語權。IMF目前正進行的第15次份額和治理結構評估,有望進一步增加新興國家份額;在世界貿易組織改革的問題上,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也積極爭取自身的權益不受侵蝕。
中國在新興經濟體及發展中國家的合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非洲,中國越來越多地參與到基礎設施領域以外的投資,與非洲的經濟合作更多元化。2018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取得豐碩成果,中國將與非洲共同實施產業促進、設施聯通、貿易便利、綠色發展、能力建設、健康衛生、人文交流、和平安全“八大行動”。2018年6月,上合組織青島峰會發布的《青島宣言》表示,將促進區域合作,且合作領域將更為廣泛,涉及經濟、貿易、旅游等,開啟了上合組織合作新篇章。
為了維持復蘇勢頭,新興經濟體認識到應該加快國內結構性改革來提振勞動生產率與全要素生產率增速,并加大逆周期需求管理政策的力度來消除負向產出缺口。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建議,對大多數新興市場國家而言,增加投資應該成為首要選擇。此外,新興市場國家也應該努力消除國內金融市場的脆弱性、增加宏觀審慎監管的實施力度,必要時可以考慮實施資本流動管理措施,以防范金融危機的爆發。
前景仍然樂觀
盡管新興經濟體面臨著一系列潛在的問題,但評級機構對其整體前景仍未看淡,認為許多國家經濟具有足夠的彈性。
評級機構穆迪表示,新興市場國家的前景在2019年“基本穩定”。該機構將其評估歸因于“強勁的資產負債表、國內經濟增長和支持性政策”,穆迪表示這將緩解新興市場應對全球經濟放緩、利率上升、貿易保護主義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等挑戰。但它警告說,對于存在宏觀經濟失衡或政治風險上升的國家,信貸壓力可能會出現,“尤其是那些高度依賴國際融資的國家?!?/p>
摩根士丹利11月28日在新加坡舉行的第17屆亞太峰會發布的最新報告中預計,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將從2018年的3.8%下滑到3.6%,其中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長將放緩,這主要是因為美國對經濟增長的政策扶持效應減小。但是與2018年相反的是,在一系列政策的作用下,新興經濟體增長會有所恢復。隨著明年美聯儲加息進程暫告段落,美元走軟以及油價下跌,新興經濟體的外部壓力反而會減少。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0月份在《世界經濟展望》中預計,2018年和2019年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經濟增速均為4.7%。這一增長速度明顯高于全球經濟增速預期的3.7%和發達經濟體的2.1%。其中,亞洲新興市場的中期前景總體依然強勁,但部分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表現欠佳,尤其是在人均增長率方面,一些大宗商品出口國仍需實施大規模財政整頓。
對于新興經濟體的長期未來,國際機構予以看好。國際咨詢機構麥肯錫發布一份名為《表現優異者:高增長的新興經濟體和推動它們的企業》的報告稱,從長遠看,新興經濟體仍將是世界經濟增長引擎。瑞士信貸研究院發布的題為《轉型中的亞洲》最新報告稱,亞洲新興經濟體正在快速發展,到2050年,該地區在全球經濟產出的占比有望達到55%。2030年亞洲地區股市和企業債券市場有望占全球市場近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