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11”主要電商企業快遞訂單達13.52億件 智能分揀實現規模化使用
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11月11日,主要電商企業全天共產生快遞物流訂單13.52億件,同比增長25.12%;全天各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4.16億件,同比增長25.68%,再創歷史新高。
消費者對“雙11”的熱情為何如此之高?國家郵政局相關負責人解釋稱,今年“雙11”快遞業務量高主要由于電商平臺促銷力度持續加大,加之今年的微商拼團模式平臺成為電商集中促銷的新生力量,促進了旺季快遞業務需求增長。
不少電商平臺打出了“11月11日至19日期間訂單,發貨時效較日常延長”的提示。消費者也因此表示擔憂,“這得什么時候才能收到貨呢?”
記者了解到,為做好旺季服務保障工作,郵政全行業將有超過300萬名一線人員投入到旺季服務中,轉運中心、車輛等能力擴充20%,行業自有全貨機達到110架,高鐵運快遞的路線也已突破400條。與此同時,快遞電子運單普及率已超過90%,“小黃人”“藍精靈”等自動化分揀、無人倉和智能分揀機器人逐漸規模化使用。此外,快遞企業科技投入也在不斷加大,有的企業科技研發費用占比已經超過5%,行業科技人員近萬人,科技應用甚至將快件量的預測精確至城市、行政區甚至每一個派送網點、每一條流向、每一位快遞小哥,極大地提升了行業抗壓能力。
在壓力較大的投遞末端,全行業正在積極探尋多元釋放壓力方式。隨著“快遞入區”工程有效推進,全國范圍內已建設4.7萬個快遞末端公共服務站點,投入運營近30萬組智能快件箱,以住宅投遞、智能快件箱投遞和公共服務站投遞等模式互為補充的末端投遞服務新格局已初步形成。值得一提的是,實施快遞末端網點備案管理以來,10萬多末端網點獲得合法身份,將有效緩解末端投遞壓力。但與高位業務量相比,末端投遞力量仍顯不足,尤其是廣大的西部及農村地區壓力依然巨大。
與此同時,為助力中國商業實現“買全球、賣全球”,積極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郵政業不斷加強布局全球服務鏈,努力實現“運全球、送全球”。行業企業攜手海關提高清關效率,有的保稅區甚至可以實現“秒級清關”,增加海外包機、跨境直郵線路和海外倉等多種服務,在重點海外業務地區提升末端配送能力。
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邊作棟表示,今年是全行業第十次應對業務旺季,并成為常態化發展任務。國家郵政局將持續發揮“錯峰發貨、均衡推進”工作機制的基礎性作用,同時重點利用大數據技術實施更加精準、科學的業務量及流量流向信息預測分析,全程組織調度、監測監控全網運行情況,提升行業各類資源投入的針對性和匹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