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帽”取人、按“帽”論價,不僅會打擊許多科研人員的積極性,還可能破壞學術生態,不利于科技事業的發展
前不久,中國農科院人才工作推進會上傳出一個消息: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一位沒有人才“帽子”的資深科研人員爭取到了大項目,同時進入院里的“農科英才”特殊支持計劃。這意味著接下來的5年,該科研人員每年將獲得較高的崗位補助和穩定的經費支持。此事在農業科技界引起了不小反響。
所謂人才“帽子”,形容的是各部門或地方在實施人才工程中對入選優秀科技人才的種種稱號或“頭銜”。此前,在農業科技領域,入選一些大的科技計劃存在以“帽”取人的情況。中國農科院實施的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政策,打破職稱、年限、資歷等限制條件,使得“帽子”之外有了更多衡量人才的標準。此事之所以能引起科研人員的關注,就在于其突破了“常規”,讓一些有真才實學卻與“帽”無緣的人能夠公平地爭取機會。
應當說,給有科研實力或潛力的人才戴上“帽子”,給予相關支持,在培養高水平學科帶頭人、獲得重大科研成果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同時也應看到,在科研實踐中并不是“帽子”越大、“帽子”越多,能力就一定越強。要警惕以“帽”取人的不良傾向在科研資源分配和話語權上帶來的消極影響。如果一味地將人才“帽子”與科研經費和資源、職稱晉升、評獎待遇等掛鉤,就容易產生“馬太效應”——那些沒有“帽子”的科技人員,可能在人才競爭的賽道上越來越落后,從而導致一些科研人員因此不再注重培養自己的科研實力,反倒把工作重心放到爭“帽子”上去了。
當下,以“帽”取人已成為科研人員普遍詬病的問題之一。 以“帽”取人、按“帽”論價,不僅會影響許多科研人員的積極性,還可能破壞學術生態,不利于科技事業的發展。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青年人才中沒有或者來不及評上“帽子”的人才占比較大,但他們又是有活力、有拼勁的科研生力軍,既需要廣闊的發展平臺,也離不開適當的科研資源、生活保障支持,以“帽”取人對他們的負面影響更為明顯。
因此,只有既看“帽子”更看“里子”,針對不同類型、不同學科人才實行分類評價,以品德、能力、業績、貢獻和潛力為導向,才能讓有真才實學的科研工作者脫穎而出,讓創新活力競相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