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6日晚22:00,由東方衛視出品的全國首檔精準扶貧公益紀實節目——《我們在行動》第十二期即將播出。經過上一期對達尕羊村的調查了解,發掘當地牦牛產業發展困局之后,本期公益大使陳蓉、郭曉東、任賢齊、孫堅、阿佳組合為尋找破局之道,分別走訪鄉鎮合作社以及體驗牧民放牧,更排演節目、邀請現代藝術家做牦牛形象設計為訂貨會做最后的籌劃準備,在產業扶貧和精神扶貧上做出了諸多有效嘗試。
任賢齊騎車牧牛體驗放牧郭曉東走訪企業學習經驗
經過上一期節目對達尕羊村牦牛產業的通盤摸索,公益大使們了解到當地牦牛產業發展前路困難重重。而尋找到科學養殖方式,實現產業規模化就成為破局牦牛產業發展問題、村民實現脫貧致富的關鍵所在。為此,公益大使決定分頭行動,陳蓉、任賢齊、阿佳組合深入體驗當地放牧生活,郭曉東與孫堅則前往貴德最大牦牛養殖合作社學習成功經驗。
在體驗放牧生活過程中,公益大使們不但親手撿牛糞,任賢齊更跟隨牧民一起,在寒雨天氣里嘗試騎摩托牧牛。嚴苛的氣候環境和勞累的放牧生活讓公益大使們感觸頗深,也更堅定了要幫助村民實現產業脫貧的決心。另一邊,郭曉東和孫堅對麻吾惠民合作社的調查走訪同樣收獲巨大。因改草飼為谷飼,合作社不但規避了當地氣候環境帶來的影響,更有著經濟見效快的好處。麻吾惠民合作社的成功經驗讓兩人對改善達尕羊村牦牛產業信心倍增,并成功說服了合作社發起人去往達尕羊村進行技術指導、產業合作。
牦牛飼養方式現分歧公益大使全力推行科學養殖方式
公益大使們分頭行動收獲頗豐,并且經過一致討論,確定了以草飼谷飼相結合的混合飼養方式優化牦牛產業結構,并以此作為最終的扶貧產業方案。然而村民對混合養殖方式的看法卻呈兩極態度。一方面,年輕的村民們很看好混合飼養方式帶來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仍有部分村民堅持傳統放牧養殖,認為圈養谷飼會破壞牦牛原本的品質。雖然公益大使們向畜牧養殖專家積極求證,為村民答疑解惑,但村民的意見卻始終無法達成統一。
出于保護民族文化、尊重村民思想的考慮,公益大使們決定不在繼續說服工作,而是希望用訂貨會的成績來贏取村民信任。為此,公益大使們抓緊分工籌備訂貨會:郭曉東邀請到當代藝術家張洹為牦牛做形象設計,孫堅走訪村戶游說村民參與訂貨會;陳蓉、任賢齊尋找廚師烹飪試吃菜品,阿佳組合則緊張排演訂貨會歌舞。盡管時間緊迫,籌備工作艱難推進,公益大使們仍然信心滿滿,任賢齊干勁十足道“我希望幫助他們解決難題,有更多人來加入我們”。
文化與產業協同發展東方衛視為產業扶貧探路
在我國扶貧攻堅事業強力推進的當下,除了對貧困地區進行經濟建設,保留地區文化、完成文化經濟和諧統一發展,也越來越成為精準扶貧的重要課題。扶貧不止扶經濟,在助力地區產業脫貧,幫扶貧困人們接納新思想的同時,如何完好的保留傳統文化,《我們在行動》節目組做出了諸多有效示范。
用劉卓村傳承400年的手工掛面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推廣地靈紅糯米千年文化達成地靈村產業整合,以官學村百年灰豆腐果、“藥蜜”幫助仡佬族走出大山,通過民俗旅游重振十七道溝經濟,乃至在達尕羊村產業發展問題亟待解決的緊迫狀況下,節目組仍然堅持保留牦牛身上承載的游牧文化,都是在文化與產業協同發展上做出的針對性扶貧。東方衛視用自身的媒體影響力和文化傳播力有力的證明了文化與經濟并不排斥、可以相生共榮的可能性,為精準扶貧提供了真實有效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