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悠長安寧的《春江花月夜》、華麗婉轉的《牡丹亭·尋夢》、異域風情滿滿的里拉琴演奏《第一首德爾蜚贊歌》……19日,故宮暢音閣戲曲館經過提升改造后正式開館。月色下,中外藝術家們攜手在古老的戲臺上進行著不同形式的藝術表演,讓觀眾們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厚魅力。
暢音閣戲曲館位于乾隆皇帝為自己養老修建的太上皇宮中,由暢音閣(戲樓)、扮戲樓(后臺)和閱是樓(觀眾席)組成一個完整的清代宮廷“大戲院”。暢音閣,原是專為重大節慶演戲時所用,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今天人們看到的暢音閣建于乾隆三十七年(772年),嘉慶七年(1802年)和光緒十七年(1891年)先后進行過修繕,是清代乾隆時期所建保存至今的唯一一座三層大戲臺。
據介紹,故宮博物院對戲曲館進行的提升改造著力強調宮廷戲曲的獨特性,彰顯暢音閣建筑的“大劇場”特色。通過新的參觀流線設計,將扮戲樓納入展覽,貫通扮戲樓、暢音閣、閱是樓三個空間,令觀眾一睹劇場全貌。
故宮博物院表示,將逐步在暢音閣恢復宮廷戲曲劇目演出,讓文物真正活起來。戲曲館的展覽特色在于不強調文物展陳數量,而是把觀眾的視線引導到舞臺上,通過演員穿著和使用各類宮廷式樣的戲曲文物復制品,讓通常陳列在展柜里的文物“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