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過多年努力,內蒙古自治區通過實施“三北”防護林建設、天然林保護、草原濕地恢復等一系列生態環境保護工程,橫跨我國“三北”的生態屏障已初步建成。圖為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初具規模的生態林場(7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 斌攝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風吹綠草遍地花。”盛夏,壯美內蒙古草原如歌如畫,令人迷醉。
“內蒙古的生態狀況如何,不僅關系全區各族群眾生存和發展,也關系東北、華北、西北乃至全國的生態安全。”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時的鏗鏘話語,至今在內蒙古兒女心中回蕩。
“我們一定要走好綠色發展之路,使內蒙古的草原林海、沙漠雪原、湖泊濕地成為聚寶盆,讓內蒙古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空氣更清新、人民更開心。”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明確提出。
大森林——
奏響綠色歡歌
李俊義再也不用砍樹了。
“我每天在山上要走20多公里。”這位砍了大半輩子樹的牙克石市烏爾其漢林業局工人,如今成了大興安嶺的護林員。像他一樣的林業工人有16000多名,現在已有13046人“轉行”到了森林防火、管護、經營等領域工作。
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區主體功能區面積10.67萬平方公里,森林面積8.27萬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77.44%,活立木蓄積9.5億立方米,總面積、森林面積、活立木蓄積量面積均居我國四大重點國有林區之首。2015年4月1日,大興安嶺林區結束了長達63年的天然林商業性采伐歷史,開始由木材生產為主向生態修復和建設為主轉變。“我們養的森林豬在山林里吃松子、喝泉水,住著統一規格的欄舍,價錢賣得高,再加上一年培植木耳20萬袋,員工的收入比以前要多出一大截。”烏爾其漢貯木場主任劉鑫告訴記者。
如今,大興安嶺轉型發展中的林區經濟蒸蒸日上,森林生態也得到迅速恢復:森林面積提高到3.73億畝,活立木蓄積量增至14.84億立方米。
大沙漠——
演繹金色傳奇
毛烏素沙地,烈日照射出殷玉珍與丈夫白萬祥躬著腰給樹林打椏修枝的美麗剪影。
皮膚黝黑、雙手結繭的殷玉珍,31年如一日與黃沙“掰手腕”,這一“掰”硬是將6萬多畝沙海變成了綠洲,成為全國治沙女英雄。“從開始栽樹的那天起,我就從沒想過要停步,我會像呵護自己的孩子一樣,繼續栽下更多的樹保護好我們的家園。”殷玉珍說。
在廣袤的內蒙古大地上,分布著毛烏素沙地、巴丹吉林沙漠、庫布其沙漠、烏蘭布和沙漠、騰格里沙漠和科爾沁沙地、渾善達克沙地,沙化土地遍布全區12個盟市的90個旗(縣、區),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分別占自治區總面積的52.2%和35.05%。
殷玉珍是千千萬萬個內蒙古治沙人的縮影。“三北”防護林建設、京津風沙源治理、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等國家重點工程先后在內蒙古強力推進,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雙減少”的成績,贏得國際贊譽:渾善達克沙地南緣山麓,一坡連著一坡的魚鱗坑縱橫交錯,目之所及,綠色綿延。這個距北京直線距離僅180公里的京津風沙源治理重點地區,實現了由“沙中找綠”到“綠中找沙”的歷史性巨變;以路治沙的創舉,讓科爾沁沙地治理每年以70萬畝的速度推進,不僅改善了農村牧區的生態環境,還讓農牧民走上了致富之路;呼倫貝爾科學治沙,用綠色鎖住了“黃龍”,大草原煥發生機;烏蘭布和沙漠西南緣已建成間隔長110公里、寬3至5公里的生物治沙鎖邊帶;騰格里沙漠東南緣建成了間隔長350公里、寬3公里至10公里的綠色防風固沙林帶……一項項壯舉,給子孫后代留下一個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
大草原——
舞動吉祥哈達
錫林郭勒草原上,許多人是廷·巴特爾的“粉絲”,因為這位扎根草原數十年的知青,總能以先進的理念、大膽的創新,影響和帶動著身邊的人們,不斷追尋著發展和保護之間的平衡。
廷·巴特爾家住阿巴嘎旗的薩如拉圖亞嘎查(意即“行政村”),他曾將一片鹽堿地改良為優質牧場,現在又響應自治區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號召調整種養結構。“我家有草場5926畝,按草畜平衡要求可以養牛103頭,我只養了55頭,今年再減5頭,給野生動物讓路。”廷·巴特爾說。
他打開電腦,向記者展示在自家牧場拍攝的視頻《沙地中的花》《小狐貍出窩了》《起飛的天鵝》……“現在草場上有270多種植物,上百種野生動物。”他言語中透著自豪。
呼倫貝爾、錫林郭勒、科爾沁、烏蘭察布、鄂爾多斯和烏拉特六大著名草原,讓內蒙古大草原的自然區域占到了中國草場面積的35%以上,是全國最為重要的陸地生態系統之一。
目前,新一輪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已經啟動,內蒙古全區有10.2億畝可利用草原納入補獎機制范圍,其中禁牧休牧4.05億畝、草畜平衡6.15億畝,每年獲得國家草原補獎資金逾45億元。
在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的引導和保障下,草原畜牧業生產經營將由原來的粗放型,逐步向建設型、生態型的現代化草地畜牧業轉型。監測數據顯示,內蒙古草原植被平均蓋度達44%,優良牧草占比提高到81.1%,野雞、狐貍、狼、草原鷹等野生動物種群明顯增多,接近上世紀80年代中期水平。
大湖泊——
演奏藍色交響
“漫游呼倫貝爾草原,來到浩瀚的呼倫湖邊,傳說她是少女呼倫所變化而成……”從北京自駕來此旅游的張先生與同伴們在呼倫湖畔盡享湖光美景。
然而,治理前的呼倫湖可不是這樣。“前幾年水位下降得厲害,別說捕魚了,湖心島與湖岸都連到一起了!”呼倫湖漁業公司總經理助理王志剛告訴記者。
呼倫湖作為千百年來潤澤草原的北方最大淡水湖,不僅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與水資源,還是一道極為重要的生態屏障。為此,內蒙古投資20億元打出了一套綜合治理呼倫湖的“組合拳”。到了2016年10月,呼倫湖水域面積擴大,原本已成“半島”的湖心島,又“回”到了水中央。
與此同時,內蒙古對所有受氣候影響最容易消失的水源地,都一一展開了治理,使其面貌大為改觀:黃河流域最大淡水湖、全球同緯度最大濕地烏梁素海,再現清澈湖水;干涸多年的居延海,隨著黑河分水工程的實施,再次成為茫茫戈壁上一塊碩大的“碧玉”;烏拉蓋濕地、巴美湖、達里諾爾湖、岱海等濕地重新煥發生機……截至目前,內蒙古已建立以濕地為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83處,保護濕地133萬公頃,初步建立起濕地保護管理體系。
如今,在內蒙古大地上,處處呈現白鶴盤旋、野鴨戲水、蒲草茂盛的錦繡畫面,生態環境出現“整體惡化趨緩,治理區明顯好轉”的嶄新局面,如同在祖國北疆構筑起了一道嚴密的生態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