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訊(記者袁放、實習記者郭俊魁)2017年6月12日,由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稅務研究中心與維也納經濟大學全球稅收政策研究中心聯合主辦,中國財政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中國財經出版傳媒集團財經期刊總社、中國網“一帶一路”官網協辦的的首屆“一帶一路”國際稅收政策論壇在中央財經大學學術會堂舉辦。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稅務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名譽主席張志勇、中心執行主任曹明星,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維也納經濟大學全球稅收政策研究中心杰弗里?歐文斯,肯尼亞稅務局局長約翰?卡里米?恩吉拉尼,國家稅務總局國際稅收管理司司長廖體忠,北京大學財經法研究中心主任劉劍文,中國財經出版傳媒集團財經期刊總社社長高進水,中國網“一帶一路”官網主編王東海等出席論壇開幕儀式。
來自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等業務主管部門,北京大學、武漢大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高校研究機構,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華為集團、華油能源集團等企業,安永、畢馬威、德勤、中稅咨詢、亞嘉財務咨詢等中介機構代表200余人與會,圍繞論壇主題“深化國際稅收合作、促進“一帶一路”建設順利推進”進行研討。新華社、中國網“一帶一路”官網、中國經濟網、經濟參考報、中國財經報、中國經濟時報、中國稅務報、今日中國、中國財經出版傳媒集團財經期刊總社等專業媒體全程跟蹤報道。
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內容,習近平主席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圓桌峰會上的閉幕辭中提出,要“讓各國政策溝通更有力,設施聯通更高效,貿易更暢通,資金更融通,民心更相通”。政策溝通在“一帶一路”“五通”建設中居于首位,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自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從理念到藍圖、從方案到實踐,關于“一帶一路”倡議的研究和討論議題繁多、成果豐富;然而,關于“一帶一路”發展國際稅收問題高端深入集中的研討,相對比較少。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既存在著發展階段上的差異,還有著公私兩類產權結構與市場經濟制度結合的分野,亦有要素稟賦差異導致比較優勢的不同。以上,不僅決定著發展路徑的不同取向,也決定了政府收入結構與財力動員能力的差異。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既是沿線國家聯合、實現包容性增長的過程,也是不同發展路徑協調的過程。財政作為國家治理的基石和重要支柱,財稅體制作為發展路徑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差異的協調既是不可回避的問題,更是實現包容性增長的重要抓手。
從“走出去”企業角度來看,“一帶一路”倡議推行投資的便利化和貿易壁壘的消除,為“走出去”企業和對華投資企業均提供了新的機遇,而與此同時,由于各國稅制和政策的差異,合規、重復征稅、稅收抵免、轉讓定價等涉稅風險目前成為“一帶一路”企業投資中的嚴重隱患。如何更好地減少企業投資和經營風險?企業實操中真實的困難如何向政策制定者有效傳遞?諸如此類問題,成為“一帶一路”政策溝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從財稅主管部門角度來看,在推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涉稅協調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基于雙邊稅收協定公式及其相互磋商程序解決“稅基侵蝕與利潤轉移”這類存量稅收利益的分配問題,更為主要的是通過涉稅協調,在包容性增長框架下實現“稅基共創與利潤分享”這樣的增量分配理念與機制。這種協調不僅需要對稅收工具應用的范圍與時機有共識,還需要以相應的稅收征管能力為基礎,而無論是共識的達成還是征管能力建設,都需要沿線國家主管部門的共同努力。
從國際財稅戰略研究角度看,學界各方也應貢獻自身力量,圍繞“一帶一路”國際財稅協調中心目標,以基礎理論研究詮釋道路自信,以政策戰略研究推進制度完善,以學術合作交流拓寬參與機制,以高端人才培養保障能力提升,扎實回應“一帶一路”建設提出的時代需求。
未來兩天,以首屆“一帶一路”國際稅收政策論壇為平臺,與會代表將圍繞“深化國際稅收合作,促進一帶一路建設順利推進”主題,集成跨國界、跨業界、跨學科比較優勢,為深化“一帶一路”國際稅收政策的協調與合作形成共商、共建、共享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