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9日,主題為“中印雕塑藝術與海上絲綢之路”的座談會在福州舉行。 江凈沙 攝
中新網(wǎng)福州5月20日電 (黃雪玲)19日,主題為“中印雕塑藝術與海上絲綢之路”的座談會在福州舉行,10多位中印專家、學者共同探討絲綢之路中印雕塑文化藝術,推動雙方學者的合作交流。
福建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鴻階提出,中印兩國都是文明古國,兩國的友好交往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且“一帶一路”倡議與印度“季風計劃”有異曲同工之妙,兩者實現(xiàn)對接,將為中印兩國帶來巨大的合作空間和新的發(fā)展機遇。
他認為,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的核心理念,是中印搭建跨越文化、種族和宗教的重要橋梁,為印度人民重新認識中國提供一次新的契機。而民心相通要依靠人文交流,通過人文交流,不僅可以促進教育、文化和青年交流,也能進一步促進科技、媒體、體育和旅游等方面交流。
5月19日,印度駐廣州領事館總領事唐施恩在“中印雕塑藝術與海上絲綢之路”座談會上發(fā)言。 江凈沙 攝
印度新德里大學佛教研究系教授Karam Tej Singh Sarao在發(fā)言中提出,古時的印度佛教徒以經(jīng)商為主,而絲綢之路和貿(mào)易開展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通過宗教在絲綢之路上的雙向流動,將推進印中文化的全面交流。
印度駐廣州領事館總領事唐施恩表示,在互相促進、共同發(fā)展的原則下,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不僅將加強文化互通,更會進一步推動國際及地區(qū)經(jīng)濟貿(mào)易的合作。
唐施恩認為,印度和中國作為兩大文明古國,在文化交流方面一直互相聯(lián)系,積極影響。“民心的互聯(lián)互通,將為印度和中國提供了彼此深入了解的可能。”
福建文化廳黨組成員、福建省文物局局長傅柒生致辭時說,正在福建博物院展出的“梵天東土并蒂蓮花:公元400-700年印度與中國雕塑藝術大展”,開幕至今持續(xù)受到觀眾熱捧,文物展覽正是中印文化領域交流與合作的一個縮影。
傅柒生表示,希望通過文物資源、文物故事,活化利用,實現(xiàn)兩國文化共同發(fā)展繁榮,為中印文化交流的文脈做出更好的延續(xù)。
本次座談會由印度駐廣州總領事館與福建博物院聯(lián)合主辦。(完)
原標題:印度駐廣州總領事:文化交流將促“一帶一路”民意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