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實地體驗課程解碼讓家長“愛恨交加”的課外教輔機構
廣州一處學而思教學點。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駱昌威攝
學之思系列報道2
學而思集贊刷爆朋友圈引發廣泛討論,連日來,補課、小升初、壓力等成了家長群里的熱詞。與此同時,不少人也納悶,“集贊”早已是推廣“老梗”,為何學而思一用,就引發了刷屏效應呢?學而思到底是怎樣一家教輔機構,讓那么多家長為之瘋狂。昨晚,記者旁聽了學而思的一堂數學課,采訪了多名帶孩子上過學而思的家長,試圖“解碼”學而思。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曉星
記者體驗:動畫嵌入課堂基礎班也不易
昨天,記者旁聽了一節小學一年級數學基礎班的課程,這是學而思數學中最簡單的課程。長方形的教室里,約有20多名學生,后面設置了旁聽位置,家長們可以坐在課室后方旁聽。授課的是一名年輕的女老師,語速非常快,很有親和力。點名后,老師先是總結了期中測試的情況。
“這次97分以上的可以升上尖子班、67分以上可以上提高班,因為題目比較難,所以對分數的要求比較低。”老師提醒家長,可以回家用微信登錄系統查看孩子的學情分析報告,指導孩子進行有針對性的復習。
課堂正式開始后,老師播放了一段動畫,內容是提醒孩子要注意書面整潔。然后,便是復習上一節課講授的“數字謎”。所謂“數字謎”就是將一個豎式的加減等式其中的數字“挖空”,讓孩子們填數字。老師講得非常快,坐在記者身旁的陳先生告訴記者,因為一周只上一次課,進度又要比學校快,所以課堂節奏確實比較緊湊。如果孩子回家后沒有好好做習題、復習上一節課的內容的話,就會消化不了。
復習了約十五分鐘后,老師就開始講新的內容。這一節課的內容是“簡單的數陣圖”,老師還是先放了一段動畫。動畫講述了幾個孩子撐住比薩斜塔拯救人類的故事,過程中他們會遇到層層險阻。首先是他們遇到危險后,要進電話亭打電話報警,但是想要進電話亭,先得破譯密碼。這其實是一個比較簡單的加法,孩子們做得很快,不一會兒就有很多同學舉手了,老師會挨個檢查,看看孩子們填的數字是否正確。個別孩子沒做出來,抓耳撓腮顯得有些著急。破譯了數陣密碼后,老師繼續播放動畫。內容是孩子們離開電話亭后,又掉入了陷阱中,必須用數字石頭把坑塞住,才能爬出陷阱。
從記者的觀察來看,雖然是學而思體系內最簡單的一年級基礎班,但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教授的內容也并不算容易。每次課兩個小時,中間休息十分鐘,孩子的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保持思考,才能跟得上進度。
從課堂氛圍來看,孩子們還是比較活躍,課堂互動性比較強,但也有個別坐不住的孩子,屢屢回頭看身后旁聽的爸爸媽媽,又被爸爸媽媽用犀利的眼神瞪了回去。
陳先生告訴記者,兒子覺得上課挺累,但又要求上課,因為這樣他在學校班里就能高于平均水平,這讓他有一種滿足感。
家長說法:有孩子盼著上有孩子上到哭
林莉的女兒丁丁今年上二年級,數學進的是提高班、英語進的是尖子班。“秋季期中測試,她就差了一分,沒升上尖子班,小家伙還挺不服氣的。”林莉也有些惋惜。她告訴記者,不同老師的課堂,氛圍、教學效果都會有差別,她對于現在的老師還是比較滿意的。“之前教排列組合,老師就是讓孩子看西游記動畫片,然后設置各種排列組合的小游戲,讓孩子們去設計唐僧師徒應該怎么走。孩子們都覺得挺有趣的。”林莉說。
有愿意上課的孩子,也有邊哭邊上課的孩子。林莉說,她女兒所在的英語尖子班上,有一次一個小男生因為記不住單詞,急得哭了。老師過去哄了哄,不管用,就繼續上課了。孩子就趴在桌子上,不出聲地哭,他的媽媽就坐在后面,也沒有把孩子帶出去安慰。家長周女士擔心孩子壓力過大,一直沒有送孩子去上學而思。
“可能每個孩子對壓力的耐受力不同吧,我有一個朋友,夫妻都是名校畢業的,孩子去學而思上四年級數學提高班,上了一個月覺得壓力太大了,出現緊張氣促。于是只上了一個月的課,家長就停掉了,怕孩子出毛病。”周女士說。
家長的“焦慮”
值得一提的是,學而思在廣州教輔市場只能算是“后起之秀”,知情人士透露,深耕教輔領域多年的卓越教育才是“龍頭老大”,其一年報班達到了40萬人次。新東方的規模也比學而思大。到底是什么原因讓學而思近年來如此受關注呢?根據記者觀察,主要是從眾多家長吐槽“報不上名”開始的。
去年底,針對報名難的問題,有媒體質疑學而思“饑餓營銷”,故意一點一點釋放名額,引發家長焦慮情緒。對此,學而思廣州學校校長李晉表示,并不是學校在進行饑餓營銷或者有意折騰家長,確實是有一個好老師才開一個班。針對這一問題,未來學而思將會通過開發在線教育產品等方式,滿足更多需求。
伴隨著“報名難”,學而思的爭議越來越大,卻也越來越“紅”。一些家長對學而思深惡痛絕,認為其讓家長和孩子陷入集體焦慮,毀了孩子的快樂童年。但也有“鐵粉”家長激動地捍衛學而思,稱沒上過課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資格抨擊、妖魔化學而思。更有家長稱,“不是學而思‘有病’,是家長‘有病’”。
八一八
“培優攬尖”的學而思
2003年創辦于北京的學而思,靠奧數起家。根據創始人之一曹允東的回憶,北京有個“迎春杯”(一項傳統中小學數學比賽),創業團隊在當時做了一個相應的產品,名字就叫“迎春杯”比賽復習班之類的。他們把歷年考試分類,第一年就吸引了100多個學生。此后幾年間,學而思越做越大,布點全國,目前在廣州就有30多個教學點。
學而思的全稱是“學而思培優”,廣州一教育機構的高管表示,其實補習熱一直都存在。在很多年前,不少公辦學校周末都補習,因此補習文化并不是由于教輔機構出現后才有的,而是需求本來就存在,公辦學校不允許補習后,教輔機構填補了這一塊空白。
早期的教輔機構,更多的是基于提高的需要,而非拔尖的需要,也就是針對學困生,希望通過補習,讓他們跟得上學校進度。學生哪個地方薄弱、欠缺,就有針對性地進行加強,滿足學生個性化的需求。
以前的補習更多是立足于與學校同步,而不是超前。但是漸漸地,一些“牛娃”想擴大自身優勢,又或者是希望在同水平的學生中再度脫穎而出,也去開小灶。學而思“培優”概念的提出,正好迎合了這群牛娃的需求。慢慢地,越來越多“牛娃”進入了學而思,其他家長發現,在學而思上課的孩子成績都很好,便也領著自家孩子去學。目睹了尖子生的帶動效應,如今不少培訓機構也在搶優質生源,一些機構開設了“零元班”“一元班”等,學生成績達到要求就可入讀。
熱衷升級追名師的家長
在學而思里,按照孩子們的不同程度,分為基礎班、提高班、尖子班、超常班、集訓隊。每學期有期中測和期末測試,成績達到了一定的分數線,就可以升級。這對于孩子來說,算是一種榮耀,有的孩子為了升級,會很努力地學習。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小升初階段,如果把在學而思尖子班,甚至是超常班、集訓隊的經歷寫在簡歷里,是獲得優質民校青睞的重要砝碼。家長董女士告訴記者,有個孩子,數學和英語都在學而思超常班,他媽媽整天在家長群里說,從來沒有管過孩子,實際上這孩子從幼兒園中班就開始上學科輔導班了。到機構學習之余,還花了大把“銀子”請家教,為的就是把孩子送進超常班。除了熱衷于升級,一些家長還喜歡追“名師”。學而思家長群里,有一些口口相傳的名師,有的家長瞅準了這個老師,不管這個老師在哪個時間段、哪個教學點上課,都要排除萬難報他的班,然后調時間,打車到離家很遠的上課點追著老師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