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政府工作報告描繪2017年中國經濟發展藍圖

發布時間: 2017-03-08 10:35:50  |  來源: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 張德勇  |  責任編輯: 方青
關鍵詞: 政府工作報告,政府作用,實體經濟,結構性改革,政府職能轉變

  ——中國網觀點中國2017全國兩會系列評論之二十八

張德勇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3月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北京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作政府工作報告。在全球經濟增長持續低迷、諸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加的形勢下,2017年中國經濟該如何布局,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作出全景式描述。

總基調

報告提出,貫徹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保持戰略定力。這表明,2017年中國經濟首先是“穩”字當頭,穩是大局,穩是基礎。因此,報告將2017年中國經濟增速定在6.5%左右,這是充分考慮了國內外復雜因素后做出的合理判斷,符合經濟規律和客觀實際,也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相銜接。在此基礎上,經濟增速爭取更好結果,體現了“進”。由此可以認為,6.5%左右是2017年中國經濟增速底線,政府有信心實現高于這個數字的增長。同時,報告提出,2017年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經濟增速、物價和就業三項指標綜合起來,6.5%左右的增速基本屬于使經濟運行在下限保就業、上限控物價這個合理區間內的中高速增長,且穩中求進。

主線

報告提出,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2016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初始之年,取得了初步成效,2017年則是深化之年,繼續把改善供給側結構作為主攻方向,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

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去一補一降”仍然是重點。報告提出,扎實有效去產能、因城施策去庫存、積極穩妥去杠桿、多措并舉降成本、精準加力補短板。完成這五大任務,報告強調了要用改革的辦法,即通過簡政減稅、放寬準入、鼓勵創新,持續激發微觀主體活力。換言之,宏觀政策、產業政策、微觀政策、社會政策等相互配合,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催生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2017年也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通過既做“減法”也做“加法”、存量優化與增量改進,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這樣一來,供給則結構性改革實現了城鄉全覆蓋,更加突顯了其主線的地位,為中國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而“強身健體”。

另外,加大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力度、推進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等,涉及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諸多方面,既可視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補短板領域,又能衍生新的消費與投資需求,起到一舉多得的效果。

動力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增速換檔之際,結構優化與動能轉換都離不開創新。報告提出,以創新引領實體經濟轉型升級。這意味著,作為一項基本國策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首先定位于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近幾年,受經濟大氣候的影響,一方面資金“脫實入虛”嚴重,另一方面一些實體經濟的企業也因粗放式經營、技術創新投入不足而競爭力不高,導致發展滯后。鑒于此,報告將創新與振興實體經濟結合起來,進一步夯實作為中國發展根基的實體經濟。

以創新振興實體經濟,也包括了存量優化和增量改進兩大方面,就前者而言,報告提出的措施主要是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就后者而言,措施主要是加快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就兼顧兩者而言,措施主要包括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推進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以及全面提升質量水平。無疑,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實體經濟優化結構,近期可為振興實體經濟“添柴加薪”,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然途徑,長期則是中國經濟由大漸強的不二法門。

需求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滿足需求,實現供需有效對接;而且,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亦需同時適度擴大社會總需求,充分利用好國內外兩個市場。這樣,才能更好地貫徹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

在內需方面,報告提出,進一步釋放國內需求潛力。當消費已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時,促進消費穩定增長就成為2017年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著力點。投資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穩定力量,因此,2017年政府將引導資金更多投向補短板、調結構、促創新、惠民生的領域,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此外,優化區域發展格局、扎實推進新型城鎮化,對消費的進一步增長和投資的適度增長都發揮著積極作用。

在外需方面,報告提出,積極主動擴大對外開放。當前,“逆全球化”思潮和貿易保護主義傾向抬頭,增加了外需的不確定性。2016年中國外貿出口下降1.9%,貿易順差減少9.1%。所以,2017年,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落實和完善進出口政策、優化外商投資環境,以及推進國際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等,成為有助于促進外貿繼續回穩向好的重點工作。

政府

2016年,中國經濟增速6.7%,名列世界前茅,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如何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不僅影響中國經濟如何發展,也影響全球經濟的走勢。就宏觀調控的兩大工具而言,報告提出,2017年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其中,財政赤字安排2.38萬億元,比2016年增加2000億元,占GDP比重為3%,讓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效;貨幣政策保持穩健中性,促進金融資源更多流向實體經濟。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說前些年穩健的貨幣政策是略帶偏寬松的話,那么2017年穩健的貨幣政策則是堅持中性,不緊不松,維護流動性基本穩定,并防控金融風險。

此外,深化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包括持續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繼續推進財稅體制改革、抓好金融體制改革、加快推進國企國資改革、更好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加強產權保護制度建設、大力推進社會體制改革,以及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等,重在減少不當的行政干預,用好政府這支“看得見的手”,放開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這些體制機制改革與創新,有助于明確政府的權力邊界和優化市場環境,進一步增強市場活力,將對2017年中國經濟穩中求進起到可靠的保障作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