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霞涌漁村歷史民俗展覽館的藏品仍在征集中。南方日報記者 王昌輝攝
上世紀40年代的鐵錨、50年代的海上信號燈、80年代的出海船民證、90年代的浮標,這些物件在海上飄蕩了數年乃至數十年,如今靜靜地擺放在大亞灣霞涌漁村歷史民俗展覽館里,用凝固的方式講述著霞涌的漁村歷史和漁民文化。
200多件藏品講述百年漁村歷史
展覽館位于大亞灣區霞涌街道辦新村村委會辦公樓三樓,由霞涌街道辦投資50萬元規劃建設。180平方米的面積不算大,通過實物展示、圖文展板、漁船模型、視頻短片等形式,生動展現漁村歷史原貌和發展軌跡。
在實物方面,200多件藏品都來自當地漁民的自發捐贈。從房門珠簾到釘珠刺繡枕巾,從船上使用的魚燈到用來警示其他船的海上夜間信號燈,從狀如籃球用于漁網上的“大浮球”到用于停船的鐵錨,藏品不如大型博物館豐盛,卻基本囊括了漁民生活的主要方面。
據有關記載,距今500多年前,霞涌已有人定居。數百年來,新村、霞新兩個漁村的漁民以海為伴、以漁為業、以舟為家,長年與風浪搏斗、向大海取食,無論在服飾、飲食、居住還是語言、婚俗、宗教等方面獨具特色。霞涌漁民說佬話、唱漁歌、穿漁家服飾、戴漁家頭飾,且有漁家婚嫁、捕魚技藝及“楊包真人”“圣母媽祖”廟會等漁家民風習俗,形成獨特的傳統漁家文化和別具一格的鄉土漁村風情。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霞涌漁民得益于黨和政府的關懷,告別“海上漂”的生活,“洗腳上岸”安居樂業。其中,新村原址在曉聯小徑灣海邊,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因政府開發建設需要,整村搬遷至現址。
搶救漁村文化迫在眉睫
霞涌街道辦有關負責人表示,展覽館是惠州首個展現漁村歷史民俗的展覽館。展覽館將于今年晚些時候免費對外開放,目前在繼續征集反映漁村歷史民俗的藏品,并準備培訓講解員。
記者注意到,相對于漁村數百年歷史,展覽館中的藏品大多為最近幾十年的。“霞涌有數百年的漁村歷史,但我們征集到的展品基本是近代的。這從側面反映出漁村歷史文化再不保護,以后就沒有了。”霞涌街道辦負責人說。
從靠海吃飯到上岸謀生,路修寬了,樓建高了,水電通了,游客逐漸多了,加上政府提供很多技能培訓,漁民的生活方式正在發生巨大改變。“我們800多村民還在從事捕漁的只有100多人,其他村民有的外出打工,有的開民宿、做餐飲。”新村村委書記、村主任蘇馬祖說,隨著社會發展,做漁民的村民少了,傳統的漁家民俗文化也淡了。村民希望今后這個小小的民俗展覽館可以讓霞涌的漁村人“回味”祖輩的過去,可以讓外地人認識漁村的文化。
在展覽館外面是正在修整等待鋪上瀝青的路面,是每年舉行祭祀的傳統楊包廟,是正在籌建的飲食一條街,是逐漸增多的各式民宿,是方興未艾的民俗旅游,更是向著現代生活邁進又希望將漁村傳統妥善保管的村民。新村的村干部說,這正是展覽館的意義所在。(記者王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