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我國的分級診療制度自1997年提出以來,已經走過了20年的歷程。隨著醫改的深入,全國各地都對分級診療制度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其中宜昌“互聯網+分級診療”模式脫穎而出,成為我國醫改的一項重大創新。那么宜昌模式是否適合在全國進行推廣和復制呢?他們又是如何用“互聯網+”來解決分級診療難題的?針對以上問題,中國網《中國訪談》采訪了湖北省宜昌市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市醫改辦主任曹源。
曹源向記者介紹道,宜昌市采用“互聯網+”破解醫改難題,主要有以下三樣優勢。
第一,通過這樣一種模式,讓宜昌市的分級診療相關政策寓于服務之中,通過提高老百姓的就醫獲得感,提高老百姓對于制度的依存性,這方面效果比較好。
第二,因為采取的是一種普及性的互聯網技術,對于全國其他一些信息化程度不是太高的地方,這種模式可以得到一個迅速的推廣,它的特點就是易復制易推廣可持續。所以,互聯網技術對于智慧醫療也是一種促進。
第三,通過引入第三方公司,節約了政府的資源,提高了服務品質,讓政府的主導作用在服務中充分體現出來,讓醫院對患者的服務更加規范,讓公司在運營過程中能夠和醫療機構進行密切配合,并且服從政府管理。應該來說實行了試營,患者得到了實惠,醫院也從轉診過程中實現了一種有秩序的就醫。政府從過去完全都由自己包辦變成只是一個管理者、監督者;從企業來說它參與了我們政府為社會服務的公益活動,在參與公益活動的時候它又形成了自己的一些企業方面的商業模式,對于幾方都是多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