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轉型,產業政策市成為當前最熱門的話題之一。11月9日,一場劍拔弩張、硝煙彌漫的辯論在京展開。交戰的雙方是來自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的兩位經濟學家——林毅夫與張維迎。兩位學者圍繞著如何定義“產業政策”,國家應不應該制定產業政策實踐等問題展開激烈討論。
比較優勢促進發展
在辯論會上,林毅夫表示,尚不見不用產業政策而成功追趕發達國家的發展中國家,也尚未見不適用產業政策而能繼續保持領先的發達國家。遵循一國每一時點的要素稟賦結構所決定的比較優勢來選擇技術、發展產業是實現快速發展、消除貧困的最好辦法。遵循比較優勢會具有最強的競爭力,產生最大的剩余,資本的回報會最高,積累的積極性會最強,產業的升級和收入的增長會最快。在此過程中,一個發展中國家可以利用后發優勢來取得比發達國家更快速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
林毅夫同時強調,主張既要有市場,也要有政府。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不僅需要充分競爭的有效市場,同樣需要因勢利導的有為政府。經濟發展是一個結構不斷變化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只強調市場建設的那些政策建議是不充分的。
在張維迎看來,林毅夫對產業政策的定義過寬,政府在公共產品上的投資以及普遍性政策都不屬于產業政策,專利保護與地區政策也不屬于產業政策。他指出,產業政策是指政府出于經濟發展或其他目的,對私人產品生產領域進行的選擇性干預和歧視性對待,其手段包括市場準入限制、投資規模控制、信貸資金配給、稅收優惠和財政補貼、進出口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土地價格優惠等。產業政策是一個集中化的決策,意味著將社會資源投入到政府選定的某些特定項目中,成功可能性很小,失敗的代價卻是巨大的,因此產業政策是一場豪賭,是穿著馬甲的計劃經濟。
創新具有不確定性
林毅夫認為,要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必須有第一個吃螃蟹的企業家。成功后隨之而來的跟風者會使其得不到壟斷利潤,但國家用專利來鼓勵與保護會讓其不害怕后面的競爭者,這是產業的作用。如果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選擇的行業基礎設施不完善,即使有企業家精神,也無能為力,此時需要政府因勢利導,來解決企業無法解決的問題。
林毅夫看來,如果企業已經進入到比較有潛力與優勢的產業,政府可以幫其解決比如交通等基礎設施在內的問題,政府補貼是幫助企業解決基礎設施或勞動力供給的限制條件時才需要的。
張維迎則認為,創新具有不可預知性。他舉例子說,毅夫當時回國的時候買了4臺電風扇,后來沒有用上,因為他沒有預料到中國會安上空調。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想品嘗美味的冒險沖動,而不是由于政府補貼或他人資助。張維迎說:“林毅夫完全低估了企業家的冒險精神。政府資助的話,會有很多啃饅頭的人假裝吃螃蟹。”
張維迎認為,政府應該幫助企業解決問題,但同時不要給企業設置障礙,如果設置了障礙再幫助就像“把嘴封上,不讓吃東西,但每天輸營養液,還認為沒我你就沒命了”。
沒有政府協調
市場會失靈
在林毅夫看來,中國改革的成功確實是往市場方向走,越來越跟國際經濟結合。但是不可以把中國改革轉型的成功簡單歸結為為市場化、私有化、自由化。因為,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其他國家跟我國都處于同樣轉型階段,“四化”推行也比我國徹底,但是經濟是崩潰的。林毅夫認為,沒有政府的協調市場會出現失靈。
“林毅夫一方面對市場的失靈濃墨重彩,另一方面,對政府的失靈輕描淡寫,我覺得在他的理論當中政府官員就是無所不至、無所不能,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并沒有告訴我們為什么政府官員比私人企業家更有能力判斷未來、更有激勵做出好的決策。”張維迎炮轟了林毅夫的觀點。
不過張維迎認為,外部性與協調失靈不是構成產業政策的理由。所謂的市場失靈不過是市場不均衡的表現,不均衡意味著存在套利機會,越是大的協調失靈糾正帶來的利潤就越大,企業家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發現市場的不均衡進行套利,使得市場趨于均衡,協調本身是企業家的重要職能。協調能力決定他企業家的賺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