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一為褚軍在烏哈邊境計量站現場對超聲波流量計設備進行維護。中石油中亞管道有限公司供圖
圖二:李令選(右二)在項目現場指導中巴雙方安排施工生產。中鐵二十局供圖
圖三
甘當“拓荒牛” 漁村變城鎮
人民日報駐印度尼西亞記者席來旺
在印度尼西亞交通極為不便的中蘇拉威西省莫若瓦力縣,有一個作為中印尼產能合作領域重要項目的恒順眾昇印尼工業園。本報記者在項目現場看到,一批遠離祖國的中國年輕人,充滿活力地戰斗在實踐“一帶一路”事業的第一線,29歲的小伙子馬旭升就是其中一位。
出生在甘肅省定西市的馬旭升,畢業于中央財經大學,兩年前作為恒順眾昇蘇拉威西工業園區的第一批“拓荒牛”到印尼現場開展工作,見證了園區從當初的一片荒地到現在初具規模的整個過程。
作為先鋒隊,有很多事情需要與印尼當地人直接接觸,翻譯又不可能隨時在身邊,馬旭升認識到不學印尼語很多工作無法開展,于是苦學印尼語。他與印尼員工一起工作時,學著跟他們進行簡單的溝通交流,印尼人喜歡中方員工用印尼語跟他們打招呼,這樣他們感覺受到了尊重。在這個過程中,馬旭升不僅提高了印尼語交流能力,也與當地人結下友情。中國人喊他“小馬”,但因為發音差異等原因,印尼朋友學成了“Siomai”(翻譯成漢語是“燒麥”的意思)。這個印尼名字由于好記且作為一種兩國都比較普遍的食物,很快在印尼員工中傳開,他也成為被當地人熟知的中國人。
剛開始征地時,因為考慮到交易量比較大,園區決定用支票支付。村民第一次拿到支票時立刻炸開了鍋,感覺一張小紙片能等同于巨額印尼盾,匪夷所思,認為肯定是園區欺騙他們。為了讓村民認識到支票的便捷性和安全性,馬旭升詳細地向村民解釋支票的用途,同時聯系銀行的工作人員及鎮長到現場作擔保。半信半疑的村民到銀行將征地費兌換成現金存到銀行賬戶后,才相信原來還真有如此便捷的方式可以避免領取現金過多被偷被搶,在后期交易中,村民都喜歡上了用支票進行交易的方式。
現在,馬旭升在工業園區主要負責后勤及行政相關的一些工作,在節假日也得堅持工作。“每逢佳節倍思親”,為了不讓中方人員在節假日過于思念家鄉,他帶領后勤職工為園區工作人員準備可口菜肴,同時組織各種娛樂活動,讓大家過一個快樂充實的節日。
在印尼工作的兩年里,馬旭升與當地工人交流時,時刻尊重印尼人的風俗習慣,譬如不用左手遞東西等。“只有尊重別人,你才能得到對方的尊重”,這也是他無論在哪個工作崗位,都能跟印尼人打成一片的重要秘訣。
盡管馬旭升已經比較適應了異國他鄉的工作環境,可夜深人靜時,刷刷微博看看朋友圈,他總會被同學朋友們曬孩子的照片觸動。新婚后不久,馬旭升夫婦就一起來到印尼,妻子在雅加達工作,他則到了蘇拉威西島的現場,離多聚少,每年最多見面四五次,而每次相聚都要經過5小時的車程和3小時的航程。
在朋友圈有一篇很火的文章叫《我們為什么離開家鄉去大城市》,他轉載后有人開玩笑地問“那我們為什么從城市跑到鄉下”,馬旭升回復說,“那是為了把鄉下建成大城市”。雖然是玩笑話,但確實是他的心愿。兩年來,他見證了周邊村莊的變化,不斷增多的新車和摩托車,越來越火的集市,都是園區建設帶來的發展。他還想見證,見證這個最初的漁村成為一個城鎮、一座設施齊全的幸福樂園,他愿意為這里的發展增磚添瓦。
“自己努力地做好本職工作,就像一根線,做最牢固的那根線,與其他同事緊緊地擰在一起,使恒順眾昇蘇拉威西工業園區成為‘一帶一路’上牢固的一條繩,成為‘一帶一路’的重要紐帶。”馬旭升總是這樣鼓勵自己。
把好“第一關” 撐起“保護傘”
本報駐哈薩克斯坦記者謝亞宏
哈薩克斯坦南部的克孜勒庫姆沙漠臨近烏茲別克斯坦邊界,自然條件惡劣,夏季酷暑冬季嚴寒,一年溫差可達70—80攝氏度,方圓數十里內荒無人煙。然而,正是在這片本國人都極少涉足的土地上,一名來自中國的男子漢卻以頑強的毅力在這里堅持生活工作了3年,為中國的能源安全撐起了一把“保護傘”。他,就是中國石油集團中亞管道有限公司烏哈邊境計量站副站長褚軍。
中亞天然氣管道是中國首條跨國天然氣管道和“一帶一路”重點建設項目,目前已建成的A/B/C三條管線全部經過哈薩克斯坦,年設計輸氣能力550億立方米,為保障我國能源安全做出了巨大貢獻。位于克孜勒庫姆沙漠的烏哈邊境計量站,由中哈兩國共同管理,肩負著對中亞天然氣管道從烏茲別克斯坦進入哈薩克斯坦的天然氣進行商業計量的任務,是管道在哈段的跨境計量第一站和名副其實的“秤桿子”。
2013年8月,褚軍作為中方唯一一名管理人員,先期來到烏哈邊境計量站參加站場投產及生產運行管理工作。他以“把好中哈天然氣管道跨境進氣計量第一關,為祖國蔚藍的天空獻一份力”的積極工作心態,迅速適應了計量站的工作環境并順利開展了各項工作。
“萬事開頭難”,在計量站投產期間,褚軍的工作千頭萬緒:他要負責現場收集設備安裝調試、施工進展等信息并上報國內相關部門;要嚴格監督施工質量,及時發現施工遺留問題并不斷督促哈方承包商整改;還要時刻密切監控站內設備的運行狀況,對設備故障進行處理并對設備進行定期維護保養。此外,定期對所負責的100多公里天然氣管道進行巡視、線路閥室應急處置等工作也在他的職責范圍之內。
面對如此繁重的任務,褚軍沒有退縮。幾年來,他一直認真貫徹落實項目工作安排,強化安全責任意識,著重在安全生產、施工監管以及線路應急處置等方面下功夫,并先后四次對沿線閥室干線閥門的故障進行了應急處置。為了保證管道安全輸氣,褚軍還曾經要求哈方管理人員按照規定徹底整改安全隱患,最終得到中哈方項目領導的一致肯定。經過不懈的努力,在邊施工整改邊生產運行的復雜情況下,烏哈邊境計量站成功實現了“零傷害、零污染、零事故”的考核目標。
第一次見到褚軍時,他一口流利的俄語讓記者印象深刻。而隨后記者才得知,初到計量站時他連一句俄語都不會說。當時,中方只有他一人,翻譯還沒有到位,他感到只有和哈方同事和諧相處,才能更好地開展工作。“哈方同事很多年齡都比我大,我就打電話請教其他中方同事如何稱呼哈方長者,在日常生活中我都對年長的同事使用尊稱,就這樣逐漸拉近了彼此的關系。”而對于哈方年輕員工,褚軍則有著另一套辦法:“一有時間我就主動和他們交流,給他們講輸氣知識、安全規定、管理程序;業余時間和他們一起進行各種體育活動;經常也會做幾道拿手菜和他們一起分享。”就在與哈方同事不斷的交流互動中,褚軍的俄語水平有了長足進步,不久前他通過了公司內部的俄語水平考試。
褚軍融入當地的努力讓他與哈方同事建立了相互信任和尊重,同時也得到了哈方同事的幫助與認可,工作開展得更加順暢。在中亞天然氣管道的各類視察評比中,烏哈邊境計量站都以中哈員工良好的精神面貌、優良的專業素質以及和諧的工作氛圍受到了兩國相關部門的大力稱贊。
當談到獨自工作幾年的感受時,褚軍深有感觸地說道:“在計量站除了要適應自然環境之外,更加難熬的是忍受思鄉之苦和沒有同胞的寂寞。但我一個人并不孤單,我們是一個戰斗的團隊,我們共同工作在中亞管道項目數千多公里管道的各個站場,為了我們共同的夢想——把清潔綠色的能源,源源不斷地輸送到祖國而努力工作,履行著中國石油的責任與擔當。在這里,多辛苦的付出我都無怨無悔,在平凡崗位上堅守,我說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