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是中國決策者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順應地區和全球合作潮流,契合沿線國家和地區發展需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提出的重大倡議和構想。筆者認為,中國在“一帶一路”國家關系網絡中具有參與者和維持者兩種身份。作為參與者,中國要通過發展伙伴關系,不斷激發國家關系網絡中各國的參與活力,重點建立支點國家和樞紐城市;作為維持者,中國要著力促進各類社會資源的有效流動,推動現有國際制度的改革與創新。
第一,發展戰略伙伴關系,建立支點國家。中國的伙伴關系是一種動態發展的合作關系形式,可以根據國家關系的實際情況和發展方向發展不同層次的伙伴關系,并根據國家實際需要不斷調整伙伴關系的形態。
中國的伙伴關系在本質上是致力于“構建新型國際合作關系”,這與“一帶一路”所致力于實現的區域合作、發展命運共同體不謀而合。當前在“一帶一路”的推行中,“一帶一路”實踐進展與伙伴關系的密切程度表現出一定的正相關性,并可以相互促進。例如,2014年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進入新階段;2015年5月中俄發表關于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合作的聯合聲明;同年7月中俄蒙元首第二次會晤舉行,三國元首批準《中俄蒙發展三方合作中期路線圖》,推動構建中俄蒙經濟走廊。
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關系網絡中,中國與大部分國家建立了不同程度的伙伴關系,成為“一帶一路”得以推行的基石。
第二,推進城市之間互動,打造樞紐城市。“一帶一路”建設容納了國際國內多種主體參與其中,這種建設已不單純在國家之間鋪陳開來,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經濟水平并不均衡,只構建國家間的聯系并不利于“一帶一路”工作的深入展開。國家間差異在短期內難以磨合調整,但城市之間的交往更具靈活性,一旦根據需要建立友好城市等,就可以充分利用各自城市所擁有的技術、資金以及人員等優勢開展合作。城市之間的合作關系可以是全面的,在經貿、人文、教育等領域全面展開合作,亦可以是具體領域的。
中國通過城市之間的互動來促進“一帶一路”建設,不僅體現在港口、鐵路、公路等重大工程項目實施和產業園區、經貿往來上,還包括教育、科技等人文交流和衛生、環保等捐建援助工作。中國可以強化對地區交流有重要影響力的城市,進而打造樞紐城市。例如,青島、深圳、廣州等憑借各自經濟和區位優勢致力于成為樞紐城市,促進海陸聯結、發揮地區輻射作用,不斷拓展與友好城市在雙邊、多邊領域的合作。
第三,有效利用各類社會資源,實現資源的合理流動。在全球化時代,經貿合作常常超越區域范圍,各國在積極發展本區域經貿關系的同時,其對外經貿更主要是與周邊大國、地區性大國乃至全球性大國之間展開。“一帶一路”國家網絡中的資源是極為豐富的,應有效促進各類資源的流通與利用,增進國家間的政治互信,降低由文化認同、經濟制度、國家形式等多方面差異所造成的交易成本。
第四,推進國際制度改革,完善地區治理體系。“一帶一路”的持續運行離不開國際制度的規范,所謂的建設并非是另起爐灶,中國對“一帶一路”的制度構建將基于沿途現有國際合作框架,充分發揮現存的合作平臺,并根據“一帶一路”的實際需要,以制度創新方式對現有制度進行補充。這不僅是對國際機制的靈活運用,減少機構冗余,降低交易成本,而且有助于加強組織之間的協調與融合。中國可以通過完善國際制度為地區治理貢獻價值理念,推動地區治理朝著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當然,“一帶一路”是一個中長期建設,其“互聯互通”目標的實現不能僅靠中國積極推動,還是要依靠所有身處社會網絡中的每一個成員的參與配合,需要充分調動行動者的參與感,打造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和共同發展繁榮的“命運共同體”。
(作者:肖 晞,吉林大學行政學院教授、國際政治系主任;來源:中國網“觀點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