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中國為G20開良方:倡議綠色金融推動綠色發展

發布時間: 2016-09-05 10:14:12  |  來源: 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 李若愚  |  責任編輯: 魏博
關鍵詞: G20,綠色金融,綠色發展,十三五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從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提出“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目標,到“十三五”規劃將“綠色”作為“五大發展理念”的重要組成,我國經濟向綠色發展轉型的方向越來越堅定,路徑也越來越明晰。金融在經濟運行和經濟發展居于核心地位。綠色發展需要金融先行。我國政府對綠色金融的制度安排近年來明顯加快。今年8月31日,八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我國不僅主動踐行綠色金融,還在國際上積極倡導綠色金融。在我國的倡議下,2016年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設立了綠色金融研究小組,形成了《二十國集團綠色金融綜合報告》,綠色金融也首次被納入G20杭州峰會的會議議程。

綠色發展需金融先行

綠色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重要發展理念。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內和國際多個場合就綠色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發表公開講話,對綠色發展理念進行了系統性闡述和提升,包含了發展觀、實踐觀和全球觀方方面面。201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的演講中提出“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膾炙人口的說法對我國綠色發展的目標進行了生動的刻畫。201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參加貴州代表團審議時強調“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讓綠水青山充分發揮經濟社會效益?!边@一說法形象地概括出綠色發展的路徑。2015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調研時提出“實現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調推進”,綠色發展的要義也愈加清晰。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指出,“還要通過‘一帶一路’建設等多邊合作機制,互助合作開展造林綠化,共同改善環境,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生態挑戰,為維護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應有貢獻”。綠色發展不僅是建設美麗中國的必經之路,也是實現建設綠色家園這一人類共同夢想的現實所需。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概括,綠色發展具體應包括四層含義:一是經濟增長擺脫對資源使用和環境污染和破壞的依賴;二是綠色產業、綠色投資、綠色技術等成為經濟增長新的動力源;三是經濟增長和“綠色”之間形成相互協調、彼此促進的良性循環;四是作為可持續發展之路,綠色發展是中國的發展選擇,也是全球的發展選擇。

金融是經濟發展的核心。鄧小平早在1991年初視察上海時就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著棋活。全盤皆活。”實現綠色發展,要求金融先行。我國存在著巨大的綠色融資需求,但綠色金融供給卻嚴重不足,綠色發展面臨嚴重的資金約束。為有效地動員和激勵更多社會資本投入到綠色產業,同時更有效地抑制污染性投資,政府為綠色發展積極鋪設了綠色金融的制度安排。根據八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我國的綠色金融體系包括了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企業上市融資和再融資、綠色股票指數和相關產品、綠色發展基金、綠色保險、碳交易和各類碳金融產品、基于環境權益(排污權、節能量、水權等)融資工具等。

發達國家綠色金融發展處于領先地位

綠色金融在國外起步較早,1974 年當時的聯邦德國成立了世界第一家政策性環保銀行,命名為“生態銀行”,專門負責為一般銀行不愿接受的環境項目提供優惠貸款。2003年由花旗銀行、荷蘭銀行、巴克萊銀行等世界主要金融機構聯合發起并實施赤道原則,成為綠色金融發展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赤道原則”是金融機構在識別、評估和管理項目融資中的社會和環境風險時可自愿遵守的一套標準,目前已成為國際銀行業開展綠色信貸實踐的“黃金標準”。

旨在遏制全球氣候變暖的《京都議定書》于2005年正式生效?!毒┒甲h定書》為全球創造出了一種新的產品: 溫室氣體排放權, 隨之也形成了一個碳排放權交易(碳交易)市場。自《京都議定書》2005年生效以來,全球碳交易市場飛速發展。2005年1月,歐盟正式啟動了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 ETS)。EU ETS是世界上第一個國際性的排放交易體系,也是現有的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權交易市場。依托于碳交易,碳金融也快速興起。碳金融是金融機構參與碳交易市場,為市場提供流動性或創造出碳遠期、碳掉期、碳期權、碳租賃、碳基金等金融工具和衍生產品的金融創新和深化。

綠色保險,又稱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20世紀70年代以來,環保浪潮席卷西方國家,環境責任理論隨著公民環境權理論的建立獲得了極大的發展,環境污染責任保險也隨之繁榮起來。目前綠色保險制度在發達國家已進入成熟階段。全球綠色保險制度可歸納為三種典型模式:以美國為代表的強制保險的制度;以德國為代表的強制責任保險與財務保證或擔保相結合的制度;以英國和法國為代表的自愿保險為主、強制責任保險為輔的制度。

2007年歐洲投資銀行(EIB)發行首只綠色債券。在2013年國際金融公司與紐約摩根大通共同發行IFC綠色債券之后,綠色金融市場開始蓬勃發展。截至2015年9月底,全球總共發行了497只綠色債券,且發行量逐年遞增。氣候債券倡議組織指出,全球綠色債券市場從2011年的110億美元增長到2015年的420億美元,來自歐美的發行體在市場占據了主導地位。目前,以歐洲投資銀行、世界銀行為代表的國際性開發性金融機構依然是綠色債券市場最主要的發行人。公司與地方政府于2013年進入該市場。

我國綠色金融發展進入快車道

綠色金融概念最早是為規避因環境污染問題所造成的金融風險而提出的。歐美等發達國家工業化進程早,環境污染問題集中爆發的時間也早,綠色金融發展也處于全球領先地位。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綠色金融起步晚、仍存在較大差距、綠色金融體系尚待培育。目前綠色信貸在我國綠色金融體系中占據主導。截至2015年底,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信貸余額8.08萬億元,其中,21家主要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信貸余額達7.01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6.42%,占各項貸款余額的9.68%。綠色債券起步不久,2015年未貼綠色標簽但可以明確統計界定為綠色債券的發行規模為6186億元,發行數量為590只,占總債券發行規模的 2.68%。碳市場仍處于地區試點階段。綠色保險叫好不叫座,企業投保積極性不高。2015年,我國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簽單數量1.4萬單,簽單保費2.8億元。

近兩年,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綠色發展以及綠色金融在綠色發展中的積極作用,綠色金融的發展進入快車道。目前,我國是全球僅有的三個建立了綠色信貸指標體系的經濟體之一。2016年以來,我國綠色債券市場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綠色債券市場。在充分借鑒國際經驗的基礎上,我國政府又提出了完善的綠色金融體系頂層設計——《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隨著《指導意見》的出臺和落實,我國成為全球首個建立了比較完整的綠色金融政策體系的經濟體。

我國還積極推動綠色金融領域廣泛的國際合作。2016年1月25日,中國擔任2016年G20主席國不到3個月,就倡議二十國集團設立了綠色金融研究小組。中國人民銀行和英格蘭央行共同發起成立、共同主持綠色金融研究小組,該小組的參與者來自所有二十國集團成員和六個國際組織,共計80多人。經過研究討論,綠色金融研究小組形成了《二十國集團綠色金融綜合報告》,明確列舉了發展綠色金融的七條可選措施,為未來全球綠色金融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具體包括:提供清晰的戰略性政策信號與框架;推動綠色金融的自愿原則;擴大能力建設學習網絡;支持本地綠色債券市場發展;開展國際合作以推動跨境綠色債券投資;鼓勵并推動在環境與金融風險領域的知識共享;改善對綠色金融活動及其影響的評估方法。綠色金融也成為今年的G20杭州峰會的特殊議題。

在政府的積極推動和主動布局之下,我國綠色金融發展大有后來者居上的勢頭。未來我國綠色金融發展很可能會“彎道超車”,逐漸在全球占據領先地位。同時,中國也將繼續與其他經濟體一道,在G20框架和雙邊合作框架下,努力推動全球綠色金融的發展,以此來展示我負責任大國的國際形象,提升我國軟實力和國際話語權。(作者:李若愚 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

專家專欄:李若愚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