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阿斯塔納8月16日電 2017年哈薩克斯坦世博會還在籌備之中,84歲的佟玉泉就和家人一道赴哈首都阿斯塔納參觀了以“未來能源”為主題的世博會場館,感受這座年輕城市的現代氣息。
作為中國公民赴哈旅游的首發團成員,佟玉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對中哈兩國政府簽署協議,使哈薩克斯坦成為中國公民組團出境旅游目的地充滿感激之情。
中國駐哈薩克斯坦大使館公使銜參贊任仕說,從中國出發,經中亞至歐洲的陸上古絲綢之路原本就不只是一條貿易之路,還是東西方文明的融合之路,以旅游帶動中哈兩國乃至沿線國家的人文交流正成為新趨勢。
中哈加強旅游合作
哈薩克斯坦地處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地理中心位置,是中亞鄰國中與中國往來人次最多的國家。長期以來,赴哈簽證一直比較難辦,為各國赴哈人員所公認。
去年12月哈總理馬西莫夫應邀訪華,其間雙方首次簽署關于便利中國公民赴哈薩克斯坦團隊旅游的備忘錄,使兩國旅游合作進入新階段。
港中旅分公司一名負責人透露,第二批中國赴哈旅游團組預計將于9月10日出發。此前,首發團近300名游客已于8月6日至9日分四組赴哈薩克斯坦旅游。
按照中哈兩國商定,2017年是哈薩克斯坦的“中國旅游年”,這將是中國首次在中亞國家舉辦類似大型活動。此外,哈薩克斯坦明年還將舉辦專項世博會和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預計赴哈游客人數將大幅攀升。
哈薩克斯坦天空之路旅行社一位工作人員介紹,當地旅行社正在大量招募漢語導游,針對中國游客的特點設計旅游路線。在阿拉木圖瓊布拉克高山滑雪場等景點,新的基礎設施正在加緊建設之中,一些新的比賽場館和立交橋也開始動工。
據中國駐阿拉木圖副總領事繆洪波介紹,阿拉木圖有“小瑞士”之稱,不僅有世界級的高山滑雪勝地,而且城市周圍的自然景觀非常美麗。發展中哈旅游合作不僅可以促進當地旅游產業發展,而且可以帶動餐飲、交通、住宿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并促進兩國的人文交流,使民眾對不同風俗習慣有更直觀的認識。
絲路之旅待發展
曾在南京師范大學留學的塔吉克斯坦姑娘瑪蒂娜·穆西納認為,赴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的國家旅游,與一般的出境游不同,它更像是尋找絲路記憶的旅程,因為在這條路上留下了數不清的絲路故事和文化碰撞。
“如果中國朋友來杜尚別,我會向他們推薦有著3000多年歷史的吉薩爾城堡,那是我們塔吉克人的驕傲,也是中塔兩國文化相通的標志”,她說。
吉薩爾城堡位于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以西約25公里處。據蘇聯科學院和塔吉克斯坦學者考證,張騫從大宛回國時曾經過這里,收集了大量關于中亞腹地大宛、大夏、粟特地區的資料,為后世印證絲綢之路的繁盛提供了重要的地理信息。
穆西納說,雖然語言不同,但是塔中兩國的文化傳統有很多相近之處,比如兩國民眾都強調尊重長輩,塔吉克斯坦的家庭凝聚力很強,中國也是多代同堂。
在塔吉克斯坦,孔子的名字并不陌生,有關孔子思想的著作早已被翻譯成塔吉克語。同樣,被塔吉克人尊為“先師”、出生于公元9世紀的學者阿布阿卜杜拉·魯達基也逐漸為中國人熟悉。
塔吉克斯坦前任駐華大使拉希德·阿利莫夫曾撰文贊嘆孔子和魯達基,稱其為“先賢們永不熄滅的智慧之光”。今天,在杜尚別市的東北角還有一座魯達基的紀念碑,常有中國人到此參觀。
在塔吉克斯坦國立民族大學歷史系就讀的中國留學生夏冉認為,在絲路旅游就像是欣賞一串珍珠,每個國家都好似一顆亮麗、有自己獨特魅力的珍珠:土庫曼斯坦有汗血寶馬,塔吉克斯坦有帕米爾高原,吉爾吉斯斯坦的伊塞克湖和碎葉古城是玄奘大師在《大唐西域記》里提到的大清池和素葉城,烏茲別克斯坦的塔什干又稱“石頭城”,它本身就是一座古建博物館。
記者了解到,盡管文化旅游資源豐富,當前的絲路文化之旅還剛剛起步,當地的基礎設施和接待能力等還有待完善和增強。
教育和文化并進
中國教育部8月11日發布了《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致力于促進沿線國家民心相通,并為實現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提供人才支撐,力爭在發展“一帶一路”建設中實現教育發展和經貿合作并駕齊驅。
未來,中國將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積極簽署雙邊、多邊和次區域教育合作框架協議,制定沿線各國教育合作交流國際公約,實現學分互認、學位互授聯授,并推進“一帶一路”國家間簽證便利化,鼓勵有合作基礎、相同研究課題和發展目標的學校締結關系。
中國還將舉辦沿線國家校長論壇,支持高等學校建立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或研究中心,促進沿線國家語言互通,拓展政府間語言學習交換項目,聯合培養、相互培養高層次語言人才。
按照教育部的計劃,中方將設立“絲綢之路”中國政府獎學金,未來5年,每年資助1萬名沿線國家新生來華學習或研修,為沿線各國培養行業領軍人才和優秀技能人才。而中方將以國家公派留學為引領,未來3年,每年面向沿線國家公派留學生2500人。
中國駐塔吉克斯坦大使館參贊于春利認為,“一帶一路”國家在文化考古等領域展開聯合學術研究非常重要,特別是中亞國家,由于生活習慣、戰亂等原因,這些國家的一些歷史文獻非常稀缺,而不少事件及其發生地在中國文獻里有翔實的記載,加強這方面的學術交流和研究對于促進地區文化交流至關重要。
在中亞生活了十年的夏冉認為,“一帶一路”已經帶動了沿線國家的學術交流,一批關于絲路文化歷史的著作在國內出版,而學術交流的深入將為民間人文交流打下更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