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決定選擇“工匠精神”這個選題之前,我曾經非常猶豫。
到底用什么來解讀中國旅游行業的“工匠精神”,抑或是用什么背景來準備這些素材。
某個夜里的三點鐘,我曾經嘗試將所能想到的一點一點的羅列起來,但最終放棄了2000余字的文稿。沒有辦法,只能想,不敢下筆。
中國自古以來重農輕商,而且古語也常說“學而優則仕”,卻沒有說“學而優則商”的說法。在當下的中國,服務已經不再是末流。它成為中國百姓奮發在小康路上的新追求,尤其旅游行業更甚。而服務是有價值的,是值得也應當被尊重的。
“哪怕是一個門童,也依然有自己的自豪,但這個自豪不是空泛的,是需要一輩子來完成一個社會階層的流動。”戴斌曾如是表示。
尊重服務,尊重服務價值,我想,這應該是中國旅游行業里“工匠精神”首先考慮的內核。而這個內核,不能以光喊口號來實現。以“制度”的形式去固定、去倡導、去尊重,恰恰是許多人所需要承認的。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一直意圖找到“工匠精神”的政府出處,至少在戰略上能夠匹配“工匠精神”的核心要領。似乎,只有李克強總理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符合這一觀點的要義。
早在2014年9月,李克強總理曾經在公開場合發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當時他提出,要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新浪潮,形成“萬眾創新”、“人人創新”的新勢態。此后,他在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國務院常務會議和各種場合中頻頻闡釋這一關鍵詞。每到一地考察,他幾乎都要與當地年輕的“創客”會面。他希望激發民族的創業精神和創新基因。
2015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再度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府工作報告中如此表述: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既可以擴大就業、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進社會縱向流動和公平正義”。在論及創業創新文化時,強調“讓人們在創造財富的過程中,更好地實現精神追求和自身價值”。他希望以簡政放權的改革為市場主體釋放更大空間,讓國人在創造物質財富的過程中同時實現精神追求。我想,這就是制度的認可和承認吧。
在具體的釋義上,業內人士指出,無論是大眾創業,還是萬眾創新,都少不了一個“眾”字。對于中國這樣一個龐大經濟體而言,如果只有少數市場主體參與,顯然難以滿足全國統一市場的需要,“活力增長財力,人氣帶來財氣”,這是必須要考慮的。
對于中國老百姓來說,“專業人士”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市場歷練中培養成長的。任何奇思妙想如果想變為現實,需要涌現出更多各方面的“專業人士”。而這里所說的“專業人士”,或許就是中國服務行業的各個主體,甚至就是我們所說的“藍領”。
中國旅游,需要“藍領”,需要工匠
我國的藍領人口規模正在迅猛增長,甚至已經大大超出了白領。電腦、空調、手機等新型工業的涌現,藍領就業的范圍已經從“生產線”,延伸到了售后服務。現代藍領具有統一的生產技能和職業規范,存在于各個產業當中,比如高級技術工人、服務規范化的出租司機與物流運輸工人、具有高標準衛生條件約束下的廚藝人員、具備現代農技知識進行機械化作業的農民等。
藍領﹙Blue-collar worker﹚是一個西方傳來的生活型態定義,這個概念是在美國五十年代提出的,即美國進入信息化時提出的。“藍領職工”一詞出現較晚,始見于40年代,被稱為白領的相對一族,指的是一切以體力勞動為主的工資收入者,如一般工礦工人、農業工人、建筑工人、碼頭工人、倉庫管理員等。藍領屬于中等收入群體。
在中國,藍領一族說的是在工作上具有相當有經驗,而且可能是極其博學的人,他們不見得都受過正式的學校教育,但累積了一定經驗之后,通常會被上司指派為團隊的負責人,如工頭,就是一個例子。
通常,藍領群體給大眾非常正面的印象,而工業化文化造就的藍領,在具備了強勁的體能之外,還受過正規化的職業培訓,工作時具有一絲不茍的質量精神和協作精神。藍領平時在生活形態和消費習慣上與白領相比,要更加樸素、踏實,少了白領的虛榮和花哨的作派。
對于中國旅游行業來說,這些“藍領技術工”成為不一樣的工匠,每一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螺絲釘。比如,酒店的前臺,她正在以微笑為你做周到的服務,但很多人不知道,她們也許一站就是幾個小時;團隊的導游,人前幽默侃侃介紹,,但很多人不知道,他們也許患有咽喉炎或嚴重的關節炎……
正因為千千萬萬個“工匠”,才有了攜程、同程、驢媽媽,才有了中國旅游集團,才有了港中旅,才有了中國鐵旅……他們,構成了中國旅游行業的核心,達成了中國旅游行業的財富積累,讓游客享受到了最精細的“服務”。
對于中國旅游行業來說,尊重人才應一視同仁。他的服務如果你認可,為什么不來點“誠心的打賞”,讓彼此都愉悅呢?提倡“打賞”需要勇氣,而更多的需要尊重。往往一個微笑、一句謝謝、一個豎起的大拇指、一段和諧的相處時光……都是對他們的肯定。
事實上,我們曾經見過有人在購物面前一擲千金,卻為導游的10元錢小費大打出手;我們曾經見過某領導只要政治業績,忽略貼心服務,最后選擇了一個最差的合作伙伴……一句話,你不把人當人,那你離“非人”也不遠了。
倡導旅游工匠精神,根本在于人才,人才需要梯隊,梯隊需要環境。要在全社會弘揚尊重服務的氛圍,在全行業形成尊重人才的環境,要在實踐中形成一大批大師級的人物,精于職業,精于事業。工匠精神,一是守業;二是敬業;三是職業;四是精業。
說到底,投資要有回報,企業要有利潤,員工要有收入,政府要有稅收,社會要有拉動,是發展的原動力,也是追求發展質量的轉型之舉。所謂工匠精神,正如日本人所說的,一個人,一輩子,一件事。
時代呼喚工匠,行業呼喚精神。中國旅游行業從不缺少創意,但真正缺少的,是一種尊重,是一種“工匠精神”。(伍策 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