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愛辦張銀俊主任為盈江縣特困學生發放補助
《中國與非洲》記者 于楠
大多數女孩子都有自己的小秘密,但小萍(化名)的秘密卻與大家的不盡相同。每天,小萍都不忘躲到一個安靜的角落服藥,為的是不被發現,不想面對大家紛至沓來的疑問。她是一個艾滋病毒攜帶者,余生都要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
小萍的家在云南省德宏州盈江縣大山深處的一個寨子里。12歲的小萍說:“我的好朋友們還是會和我一起玩,但是許多同學和村民(都會因為艾滋病)躲著我。這里的人對艾滋病患者還是有很深的歧視。”
“三年前,我媽媽患艾滋病去世。我知道是媽媽把病毒傳染給我的。那時,我對艾滋病一無所知。不過我治療得很及時,從醫生和老師那里也了解了很多關于艾滋病的知識。”
小萍家所在的寨子緊鄰中緬邊境,是艾滋病高發區,寨子里不只有小萍一戶這樣的人家受到艾滋病困擾。我們無法想象,這個地方,在美麗的外表下,卻掩藏著如此殘酷的現實:毒品泛濫,艾滋病肆虐。
教育護航
為了解決艾滋病感染率高這一難題,盈江縣從2012年開始在當地6所學校引入性教育和防艾課程,如今,課程已經在盈江200多所中小學展開。
課程由中國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辦公室資助(簡稱“青愛工程”),該組織是一個非營利性公益機構。青愛工程結合書本、視頻、講座等形式,組織各種教學活動,并開發新的教育模式以達到提高青少年防艾和性健康意識的目的。
“幫助家長和孩子了解艾滋病傳播渠道以及自我保護措施很關鍵。”青愛工程盈江工作站負責人楊春燕說道。“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要消除對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視。”
盈江縣第三初級中學老師聶永仙是縣里首批接受防艾及性教育師資培訓的老師之一。
“學生急需了解艾滋病的危害以及如何防范艾滋病的措施。我們這個地區毒品問題嚴重,艾滋病隱患很大,告訴孩子吸毒,特別是一些比較常見的新型毒品的危害,變得十分重要,這能使孩子們提高警惕。”
“我們初一年級就開設了性教育課,主要是生理衛生方面的知識,二年級課程中加入了青春期性成熟,兩性關系和婚姻方面的內容。”
“我覺得他們急需了解關于懷孕和避孕方面的知識。”聶老師說道。
對于16歲的羅彤來說,在“青愛小屋”上性教育課非常有趣。“我學到了怎么樣避免意外懷孕和性騷擾,”她對《中國與非洲》記者說道。“課程包括關于青春期的一些主題,這些話題都是平時父母羞于與我們討論的。”
聶老師不止給孩子們上課,她還深入到當地村寨為村民普及艾滋病防治和性健康知識。聶老師認為講座是一種很好的形式,不僅能幫助人們更好地認識艾滋病和它的傳播途徑,還能幫助人們消除對艾滋病患者的歧視。
賀介村村民郭頂蓮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她一個月內已經參加了三次這樣的講座。
她說:“我們周圍就有因為吸毒感染上艾滋病的,所以我覺得我最大的責任就是照顧好家庭,教育好孩子。”
由于課程能夠適時提供心理疏導,小萍除了了解到她的病情外,還學會了如何疏解自己的負面情緒。小伙伴和她在一起時也學會避免提到她的病情。
新高危人群
中國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發起人,青愛辦主任張銀俊女士認為:艾滋病防治的關鍵就是性教育。
“由于中國傳統觀念對于“性”這個話題的忌諱,性教育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各方資源也投入不足。人們不能公開談論性,與孩子之間更是不能展開關于“性”話題的討論”,張銀俊說道。
她帶著莫大的激情投身于青少年性教育事業中,希望通過性教育遏制艾滋病在青少年中的傳播。然而,青愛工程發起之初,許多人不理解張銀俊的“瘋狂”,因為她每天的工作都是圍繞著“性”這一禁忌話題。然而她并沒有退縮,她選擇直面困難,繼續堅持,如她所說:“我知道我所做的事業是正確的、有意義的。”
當前,艾滋病在中國青少年中的傳播呈上升趨勢,這一現象令人警醒。
中國疾病控制中心的數據統計表明,2011年至2015年,15-24歲艾滋病感染者以約14%的比例逐年遞增。原因之一是青少年開始進入性行為活躍期。其次,他們中的一些人被毒品所誘惑。因此,青少年成為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
據中國疾控中心數據顯示,截止2015年10月底,中國共有艾滋病感染者57.5萬人,占中國總人口的0.06%。
僅2015年前十個月,中國大陸15到24歲新增艾滋病感染者人數已經超過1.4萬。粗略估計,82%的艾滋病新增感染都是由同性性行為導致的。
這一數據表明性傳播渠道已經超越毒品和血液傳播,成為艾滋病傳播的最主要途徑。
張銀俊表示,許多年輕人感染艾滋病都是由于缺乏應有的性教育,她認為學校應與家長共同擔負起性教育的這一重任。
據盈江縣教育局副局長張黎明介紹,盈江縣還采取了一系列定量評估措施以促進防艾教育和性教育在學校課程體系里的貫徹實施。另外,學校還與非政府組織合作,培訓性教育和防艾課程的專職教師。
在成都大學師范學院心理學教授茍萍看來,在中小學開展的性教育十分必要,“從小讓孩子了解到安全的性行為非常重要。正確的性教育能夠讓他們知道在進行性行為的時候如何保護自己和對方,防止非意愿懷孕和疾病的感染,這樣,防艾工作才會水到渠成。
盈江模式
過去十年中,青愛工程一直致力于將防艾與性教育課程納入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教育體系中。
自2006年啟動以來,青愛工程已經在全國援建近700所“青愛小屋”。并建立了11個基地,9個工作站,基地和工作站的主要作用是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吸引外部優勢為青愛辦提供支持,同時利用青愛基地自身的資源和專業優勢,為當地青愛小屋提供政策、專業和管理上的指導支持,促進青愛小屋建設。
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的陳仲丹博士對青愛工程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他說:“青愛工程在盈江地區開展的防艾模式非常成功,我們有計劃將盈江的經驗介紹到中國其他地區,并推廣到其他國家。”
張銀俊為青愛工程設定了遠期目標,“我希望能更好地利用國內外資源,讓艾滋病防治和性教育成為每一個人身體力行的公益事業,最終實現零艾滋這個目標。”
(為保護個人隱私,隱去文中小萍的真實姓名)
背景介紹
青愛工程:戰斗在防艾工作第一線
中國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簡稱青愛工程)2006年啟動,由中華慈善總會和中國教育學會主辦。后于2011年轉由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中國教育學會主辦。
青愛工程力求動員全社會包括社區慈善機制、教育機構和地方專業組織等資源,在全國高等院校,職業學校,中小學建立1萬所“青愛小屋”,將防艾教育貫徹其中。青愛工程通過編寫讀本,師資培訓,課堂引領式教學模式及主題活動的方式來實現這一目標。
在青愛工程這個平臺上,青少年通過接受性教育培養防艾意識。同時它還擔負著為艾滋病患兒和艾滋孤兒提供艾滋病防治教育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