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點評】科學家需解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面臨的關鍵科技難題。
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傳啟
“科學無國界,技術有專利。科學家有祖國,國際間有競爭。”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傳啟認為,在基礎研究領域,科學家需要把論文發表在世界頂級科學雜志上,在世界科技前沿為祖國爭光;而在應用和開發研究領域,科學家則需解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面臨的關鍵科技難題,把科技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為國家現代化建設做貢獻。
“發展中國家需要先把經濟搞上去,有了經濟基礎,才會有更多的科技經費投入。因而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后者的重要性更大。”何傳啟強調。
他同時指出,在過去500多年里,世界科技發展主要有兩種動力:一是人類好奇心以及科技發展的慣性,二是社會需求和社會投資驅動。在基礎研究領域,第一種動力是主要的;而在應用和開發研究領域,第二種更為重要。
“科技發展動力左右著科技工作者的行為模式。”
何傳啟認為,工作在基礎研究領域的科技人員,要追求真理和知識,敢為人先,做出原創性貢獻,把論文發表在世界最好的雜志上,為人類文明進步做出貢獻,把中國人的名字寫進世界科學殿堂,如陳景潤的“歌德巴赫猜想證明”等。
工作在應用和開發研究領域的科技人員,要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和廣大人民群眾,大膽發明和勇于創新,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解決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關鍵科技問題,既為中國發展做貢獻,也為人類文明做貢獻,如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等。
何傳啟表示,與把論文寫在世界科學的高峰上相比,把論文寫在祖國建設的大地上對現階段的中國更為重要。“這是總書記的期待,也是人民的期待。”何傳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