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人大代表、青海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巡視員 李小松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在實現綠色發展的過程當中,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和綠色轉型至關重要。在整個產業鏈條中,上、中、下游也都應該體現綠色化的要求。青海省的“十三五”規劃中寫到,要推進產業鏈延伸和產業融合。在產業鏈建設當中,又該如何在整個鏈條上,都體現綠色化的要求呢?就相關話題,中國網中國訪談2016年全國“兩會”特別報道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青海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巡視員、副主任李小松。
李小松指出,傳統產業本身也是技術的推進,在技術推進當中,傳統產業在逐步的發展,這是一個歷史過程。過去產業的總量小,給環境造成的影響比較小,所以大家不太注重環境的保護,只注重產業的發展。現在產業發展了以后總量擴大,帶來了排放物的增加,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污染物在環境中的自凈能力不夠,不能靠環境和自身的凈化來消化這一部分污染,這一點要高度重視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更早就應該提出綠色發展的理念。用綠色發展來推動傳統產業的再發展。
李小松說,綠色技術只是綠色發展的一個方面。每一個技術在應用的時候,促進的是需要這個技術在產業當中的應用的作用的發揮。對環境保護來講,一個產業的發展需要多個技術來綜合的實施。
李小松提到,過去大家主要注重的是經濟效益。注重經濟效益的時候實施的技術主要是為了提高經濟效益,注重經濟效益而忽視了環境保護方面的技術的實施。這樣帶來了能耗高、環境污染大,但是經濟效益好的時候這些技術就暢行無阻?,F在必須要把一些環境方面的措施——國家在環境保護上有“三同時”,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運行——環保設施必須要和生產工藝、生產技術同時結合起來。同時還要用法治的理念,措施要更加嚴厲。就像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重拳治理霧霾一樣,必須要用法律來對環境污染采取措施。什么措施呢?在工業上就是要增加一些投資,犧牲一些經濟效益,經濟利益來換取環境的保護,減少排放。運用了先進的技術,先進的環保理念以后,并不會影響自身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