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扎克帕內與波蘭現代音樂之父希曼諾夫斯基

發布時間: 2016-03-08 15:38:19  |  來源: 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 丁海嘉  |  責任編輯: 方青
關鍵詞: 扎克帕內,波蘭,丁海嘉,文化參贊,希曼諾夫斯基
希曼諾夫斯基博物館:阿特馬別墅


每年七、八月份,是波蘭度假的黃金季節。這一天,我們幾位好友結伴而行,在參觀了波蘭古都克拉科夫后,驅車前往波蘭最南端的山城、旅游勝地和音樂圣地扎克帕內(Zakopane)旅行度假,拜謁波蘭現代音樂之父卡羅爾?希曼諾夫斯基(Szymanowski?Karol)(1882.10.6—1937.3.29)的故居。

扎克帕內位于歐洲中部著名的喀爾巴阡山脈塔特拉山麓。早有耳聞,塔特拉山脈多高山湖泊和懸谷,谷下有谷,峰上有峰,景致秀麗。進入山區,只見山勢雄偉、連綿起伏、峰巒疊嶂、懸崖陡峭、丘壑縱橫。我們沿著叢山峻嶺中崎嶇的山路蜿蜒而上,駛向傳說中與大海相連的高山湖泊“海眼”。

關于這個名為“海眼”的高山湖泊,當地有一段美麗的民間傳說:古時候,一位商人的貨船在亞德里亞海遇難,滿船的珠寶沉落海底。

幾個月后,人間奇跡發生了。大難不死的商人回到波蘭,卻在這個高山湖泊旁,找到了散落在海里的珠寶。于是波蘭先人認為,在深深的湖底,這座高山湖泊同亞德里亞海一脈相連,將其稱為“海眼”,即“大海之明眸”。

扎科帕內依偎在波蘭塔特拉山脈的山麓中,是波蘭最著名的度假勝地之一,也是波蘭最南部城市,屬新松奇省,位于海拔七百五十米的高原上,在古都克拉科夫市向南85公里處,是波蘭最高的山城,周圍林木蔥郁、葳蕤,多溫泉。

扎克帕內也被稱為波蘭的“冬季之都”。這里有大自然的賞賜,皚皚的白雪,還有滑雪場、滑雪跳臺、登山纜車,一應俱全,是波蘭最大的冬季體育運動和登山活動中心,其現代化程度可與瑞士的達沃思媲美。

城市多次主辦過大型體育賽事,在二十世紀初,這里曾舉行了首場國際職業跳臺滑雪賽、冬季大學生運動會,以及世界古典滑雪冠軍賽。

我們此行的目的地是“海眼”和希曼諾夫斯基的山區別墅故居。我駕駛著轎車,在塔特拉群山的林海中穿行,在彎彎曲曲的山路上顛簸,在蜿蜒的山路上疾馳。

我們的心早已如脫韁的野馬,飛奔到傳說中那片清澈見底,微波蕩漾的高山湖泊。在離“海眼”還有十幾公里的轉彎處,看到狹窄的公路上早已排成長蛇般的車隊,停在原地一動不動,望不到盡頭。

我想,大概前面發生了什么故障,于是調轉方向,朝另一個山村駛去。心中的失落感還未退盡,車子經過一座座云杉、松柏環繞、風景秀麗如畫的村鎮。

波蘭的多云天氣幾乎要占到一年中的三百天左右。在山區行走,仿佛可以觸摸到低矮的云層。云朵在碧藍的天空中翻滾著,氣勢磅礴,聚集后又緩緩地舒展開來。和煦的太陽為變換多端的云朵鑲嵌上閃亮的金邊。有時云層不厚,陽光從云層的縫隙間透射出來,為充滿傳奇的山區更添加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附近的村鎮是農夫和牧羊人世代生活的地方。相傳早年間,當地牧師鼓勵農夫和牧羊人因地制宜,利用松木制造“有靈氣”的建筑。于是,各種木屋甚至木教堂應運而生。絕非單調簡陋的木房子,而是以金字塔形的平衡結構配以經緯,搭建出造型奇巧、風格迥異的森林木屋,還有二十世紀初建成的木造小教堂,上面雕刻著各種花卉植物圖案,很是精致。

扎克帕內的房屋百分之八十是木制結構的。有的已歷經百年滄桑。走進木屋,日常生活用品,墻上掛的飾物,到處都是木制品。扎克帕內的木制工藝品質樸粗獷而頗具美感。

隨著路標,在一片云杉、松柏環繞、優雅迷人的綠地中,我們找到了一幢木質結構、屋頂鋪滿黑灰色水泥瓦的兩層木屋。在略顯斑駁、古色古香的松木墻和窗欞上,爬滿了常青藤。院落中,各色薔薇花和低矮的灌木叢,簇擁著空無一人的木舍。這里便是波蘭音樂大師希曼諾夫斯基故居博物館:阿特馬別墅。

卡羅爾?希曼諾夫斯基出生在波蘭一個貴族家庭,自幼收到父母的熏陶和影響,孩提時代因腿部受傷落下終生的足疾。但這并未影響他對音樂藝術的探索和大膽創新。波蘭民族受到外族列強瓜分的歷史境遇,為他幼小的心靈植入了強烈的愛國情愫。

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流傳至今的經典音樂作品。他受到肖邦的愛國主義思想啟示,致力于研究祖國的音樂,尤其是塔特拉山里人的歌舞,創作出許多具有現代浪漫主義色彩的、內容豐富和帶異國風味的歌舞劇、交響樂曲、小提琴和鋼琴協奏曲,以及大量歌曲。

從1922年開始,希曼諾夫斯基便頻繁往來于華沙和塔特拉山區的扎科帕內之間,山區別墅舒適宜人的環境令他非常愉快。每逢希曼諾夫斯基居住此地時,這里都會成為諸多藝術家、作家、音樂家們拜訪和聚會的中心,其中包括名噪世界樂壇的鋼琴大師魯賓斯坦、還有波蘭著名作家、詩人伊瓦什凱維奇等。

我還記得,在中學時代,便曾欣賞過魯賓斯坦充滿激情演奏的肖邦名曲《英雄》,閱讀過伊瓦什凱維奇的散文名篇《草莓》,聆聽過飲譽世界樂壇的音樂大師希曼諾夫斯基鋼琴曲《瑪祖卡》。正可謂“往事如煙”。

在村鎮的十字街頭,我們剛把車停在道邊。只見一隊身穿民族盛裝的村民們,騎著俊朗的高頭大馬,乘著斯拉夫民族特有的四輪馬車,披紅帶綠,興高采烈地演奏著歡快的波蘭“馬祖卡”舞曲,喜氣洋洋,眉飛色舞,向我們緩緩駛來。

為首的是一位粗獷、彪悍的中年男子。他身著鑲有綠邊和植物紋飾的白氈披肩、脖系紅領帶、頭帶黑氈帽,氣宇軒昂,騎著一匹揚首翹尾的白驄馬,耀武揚威、趾高氣昂;

第二排是四位身著素衣的小伙子,系著紅領帶和花環,哼唱著青春的贊歌,神情抖擻,緊隨其后;

青春少女們駕馭著青騮馬,一個個玉貌花容,儀態萬方。她們身穿頗具民族特色、各式帶有花草紋飾的坎肩和飄逸的長裙,流露著略帶羞澀的笑容,跟隨在男青年的身后;

八架四輪馬車載著“村民樂隊”,緩緩駛來。樂手們有的頭戴花環,有的頭戴黑禮帽,演奏著手中的樂器;山村的兒童和老人也加入到這支歡快的隊伍中,向我們這些路邊的外鄉人頻頻招手,以示歡迎。

其中一個戴眼鏡的小男孩,舉起手中的相機與我“對攝”。在歡慶的隊伍中,最為搶眼的是身著盛裝的民間演奏家,有拉手風琴的、吹薩克斯管和風笛的,還有拉提琴、吹銅管號和鼓手。演奏水平還在其次,他們每個人頭戴波蘭民族很有特色的紅色帽子。在帽子上配飾著孔雀尾羽,尾羽上那些眼斑反射著耀眼的光彩,猶如一把把碧紗宮扇,成為這支隊伍中一抹亮麗的風景線。

歷史悠久的波蘭人民能歌善舞,民間歌舞的形式豐富多彩,風格濃郁。“瑪祖卡”是性格舞中一個最具有民族民間舞特點的舞曲。“瑪祖卡”的音樂節奏為三拍,節奏鮮明;舞步豪邁瀟灑、氣質高貴典雅、情緒活潑熱烈。

此時,街旁不知不覺間,早已擁滿了前來觀看的人群。我發現,人群中最多的還是波蘭人。受到“盛裝表演”樂隊奏出的“瑪祖卡”舞曲熱烈氣氛的感染,紛紛隨著舞曲在街邊翩翩起舞,好不熱鬧。

記得,在柴可夫斯基創作的芭蕾舞劇《天鵝湖》中,母后為王子選新娘的第三幕里,就有波蘭的來賓為王子獻上的一段精彩“瑪祖卡”舞。八對男女舞者,合著三拍子的輕快“瑪祖卡”舞曲,在領舞的帶領下,做著各種花樣、變化著各種舞步。

男演員身著民族軍服,以穩健的閱兵步伐,展示著男性高傲、帥氣的風度;女演員則穿著華麗的民族服裝,踏著飄逸的輕跑步,展示著女性柔美的身姿;整個舞蹈充斥著異國情調的華彩氣息,令人眩目。

望著眼前村民們的“盛裝表演”,不禁使我聯想起波蘭“現代音樂奠基人”、與肖邦齊名的天才音樂家希曼諾夫斯基。(作者:丁海嘉 原波蘭文化參贊、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外宣專家)

1   2   3   4   5   下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