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面對經濟轉型的嚴峻挑戰,“十三五”,如何“克服困難、闖過關口”?日前,中改院發布了《中國改革研究報告2016 》,以“轉型闖關——‘十三五’:結構性改革歷史挑戰”為主題,力圖客觀分析“十三五”經濟轉型升級的基本趨勢和面臨的重大挑戰。
中改院院長遲福林教授認為,“十三五”,我國經濟轉型將呈現結構升級、內需潛力釋放的趨勢性變化,這是轉型發展的突出優勢與獨特“資本”。適應、引領經濟新常態,實現經濟可持續增長,關鍵在于以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因此,我國“十三五”我國將基本形成消費主導的經濟增長新格局,力圖通過轉型升級引領中國經濟結構的發展。
遲福林教授指出,“十三五”我國將實現由物質型消費為主向服務型消費為主的轉變。消費的本質需求是服務。進入工業化中后期,現代服務需求逐步高于傳統物質需求,成為轉型升級的大趨勢。估計“十三五”末期,我國城鎮居民的服務型消費支出占比將由2014年的40%左右增長到2020年的50%左右,一些發達地區可能會達到60%以上。有機構估計“十三五”期間,我國健康服務業的市場消費總規模將高于醫療消費總規模,高達8萬億元人民幣;還有機構預測,到2020年我國健康產業產值規模將高達14~16萬億元人民幣 。就是說,健康服務業將成為我國“十三五”增長速度最快、發展潛力最大的產業之一。
遲福林教授認為,“十三五”我國消費規模將呈現較快的增長趨勢。2015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7%,超過GDP增速3.8個百分點。估計“十三五”期間,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仍保持高于GDP增速2~3個百分點的速度增長,年均增速達到8%~10%。同時,“十三五”我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將明顯提升。2015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66.4% 。估計“十三五”期間,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穩定在65%左右。也就是說,“十三五”消費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遲福林教授強調,消費結構變化是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消費是生產的目的,現實生活當中消費又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直接動力,并引發經濟結構服務化的重大變化。形成以消費主導的經濟增長新格局對我國經濟的轉型是有促進作用的。(孫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