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召開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總結十八大以來國內外發展形勢和經驗的基礎上,對發展理念的認識在科學發展觀和十八大報告的基礎上又向前推進了一步。五中全會強調:“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全黨同志要充分認識這場變革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辈⑦M而對上述發展理念中的“開放”做了如下闡述:“堅持開放發展,必須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公共產品供給,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p>
中國未來發展必須深化國際合作
從2009年起,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制造大國。世界500種主要工業品中,中國有220項產品產量居全球第一。中國形成了完整的工業體系,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規定的39個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在成為產業大國的同時,中國產業競爭力不斷提升。中國產品遍布世界230多個國家和地區,初級產品出口比重已下降到個位數,工業制成品上升到90%以上。中國還是世界第一農業大國,糧食、油料、蔬菜、水果、肉類、禽蛋和水產品等產量連續多年居世界第一。中國也是世界第三服務業大國。但是,中國經濟總量的大幅度提升,也使得環境和資源的壓力越來越大,如果以2014年的經濟總量為基點,每增長10%,就相當于按照當年價格增加一個20年前(1995)中國經濟的總量,相當于10年前(2005年)中國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一還多。因此,從可持續和綠色發展的角度來看,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也必須融入世界經濟體系中,發揮自己的資本和產能的優勢,實現合作共贏。
改革開放以來,無論從廣度還是深度來說,中國也越來越融入經濟全球化。2013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2014年,中國的服務貿易也從2001年的719億美元增加到6070億美元,從世界第13位上升至第2位。中國同時又是一個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1978年中國外匯儲備僅1.67億美元,全球排名第38,人均0.17美元,折合人民幣不足1元錢。2014年最高時達到39500億美元,占世界外匯儲備的三分之一,連續9年穩居全球第一。此外,中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已經超過了50%。
隨著中國經濟總量的擴大,國內資源和環境的約束,以及勞動力成本的上升,過去那種依靠勞動密集型、加工貿易和低端產品為主的產品貿易,越來越失去發展空間和競爭優勢,而企業和資本走出去已經成為中國進一步發揮利用國際資源和國際市場的重要形式。2014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首次超過外商在華直接投資,達到1029億美元,是2002年27億美元的38倍。到2014年,中國對外投資存量已突破6600億美元,居世界第11位。境外中資企業超過2.5萬家。
“開放”應該成為世界各國共同的理念
閉關自守、固步自封要導致落后、落伍,是中國自清中期以來的沉痛教訓。而實行對外開放才能加快發展,則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最成功的經驗之一。但是將“開放”作為世界各國應該遵循的共同理念和價值,則是最近3年來中國才在國際舞臺上大力提倡和努力踐行的。
五中全會將“開放”納入發展理念中,不是偶然的,應該說是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領導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根據全球發展趨勢,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時戰略思考的結果,是為全球發展提供的思想和理念,并不是僅僅作為中國發展的理念。2015年9月2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發表演講,提出:“大家一起發展才是真發展,可持續發展才是好發展。要實現這一目標,就應該秉承開放精神,推進互幫互助、互惠互利?!边@是中國向全世界闡釋開放和全球發展理念,“開放”不僅僅是針對中國而言,而是針對各個國家而言都是必要的。習近平在演講中還指出:“當今世界,各國相互依存、休戚與共。我們要繼承和弘揚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并為此提出了在國際政治、經濟、文化、生態、安全等改革方面中國的態度和主張。
中國上述闡述反映出這個以開放為代表的發展理念,不僅已經超越了中國國界、超越了自1840年中國被動卷入資本主義全球化浪潮以來對世界的認識及理念,也超越了冷戰結束以后仍然廣泛存在于西方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那種冷戰思維和“文明沖突“的理論。將“開放”納入發展理念并通過中國自身的努力踐行,使其成為人類共同價值和思想共識,這既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通過自己的經驗為世界做出的思想貢獻,也必將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成為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的理論基礎之一。
“開放”發展應是中國與世界共同發展
經過三個五年規劃的發展,中國經濟總量在2014年不僅已經突破10萬億美元,經濟總量比排名世界第三的日本高出一倍多,而且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2014年全球經濟增長的30%來自中國。中國作為世界外匯儲備第一大國,不僅影響著世界資本市場,在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的發言權也居于第三位,并且隨著中國經濟總量的增加和人民幣國際化的加速,中國在國家貨幣體系中的地位還將繼續提高。這一切都為中國為世界發展做出更大貢獻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3年中國提出并積極推進的“一帶一路”,這條“大家攜手前進的陽光大道”,涵蓋了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4億人口,經濟總量約占全球的30%,是由東向西,從東方向西方拉動世界經濟的增長和擴大文化交流,這是自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來,首次出現的東方主動聯系西方、東方帶動世界經濟的新舉措,它對于改變東西關系、南北關系、南南關系,重新塑造世界經濟、政治、文化新格局都將產生深遠的、意義重大的影響。
進入新世紀以來的15年里,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倡導成立上海合作組織、召開博鰲論壇、建立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建立中俄戰略伙伴關系、與周邊國家以及新西蘭、澳大利亞自貿區建設,以及中非、中阿、中拉等合作論壇,特別是“一帶一路”愿景的提出和落實,反映出中國正在朝著為世界做出更大貢獻的方向快速前進。
(作者武力,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