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記者 周兵)9月12日,2015國研智庫論壇在北京國誼賓館舉行,主題為“中國制造與區域發展:大戰略、大格局”。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房漢廷認為,中國的制造業必須進入物聯網的平臺。
房漢廷首先提到,如果說互聯網是“+”,物聯網就是“×”的關系,它將產生乘數效應。發展互聯網和中國制造業這里面有幾個問題,一是物聯網是什么,二是由誰主導,創造怎樣的價值,對于制造業產生什么樣的革命。
“物聯網,顧名思義,物物相連,讓物變得聰明起來。那么什么是智能化?是讓物聰明起來,不是讓人聰明起來。物的聰明,才是物聯網的核心。” 房漢廷解釋說。
那么是誰在掌握物聯網的話語權?房漢廷說,我們知道互聯網是美國發明的,美國掌握著它的發言權。物聯網又是誰?在去年9月3日,經33個成員國投票表決,國際標準組織正式通過由中國技術專家牽頭提交的物聯網參考架構國際標準項目。此次立項的成功,標志著中國正式掌握了物聯網這一熱門新興領域的國際最高話語權。
“為什么講物聯網的重要性呢?“房漢廷說道,物聯網不是簡單的一個互聯網的深化,物聯網表達的是實體世界的即時信息,互聯網表達的是虛擬的信息,互聯網可以撒謊,物聯網不能撒謊。物聯網信息是自然的,客觀產生的,剔除了主觀成分。
無線網是物與物信息的直接交換,物聯網則是一個真實的世界。比如在供應鏈金融中,為什么動產可以抵押?這就叫物聯網金融。既能實時地提供,又安全。“基于這些特點,我認為物聯網真正應該成為中國制造2025構建的一個廣闊的平臺。”房漢廷說道。
房漢廷說,“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如果將來物聯網大部分的物品,都能夠被聯網,都能夠被智能化,有些物會比人還聰明。將來所有的產品、設備、以及管設備的這些人,可能都在這樣一個信息的創造和信息的交換過程當中,那時候就不會再存在產品過剩的問題,邊際成本增加的問題,因為它具有柔性,是由需求主導的、由產品指揮機器的、再由機器指揮人來做成的。”
房漢廷最后強調,中國制造2025,應該從人—機器—產品這樣一個模式,倒過來,應該是由產品指揮機器,機器指揮人,這樣才有可能把中國的制造業由原來的“虛胖”變成“強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