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記者王虔)2015年是“國際土壤年”,土壤環境安全對人類發展至關重要。在中國,土壤污染防治與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并稱為向污染宣戰的“三大戰役”。7月11—12日在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農業部、環境保護部聯合舉辦的“土壤與生態環境安全——國際土壤年在中國”戰略與決策高層論壇上,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長沈仁芳對我國土壤安全的戰略對策進行了分析。
沈仁芳指出,近30年來,隨著工業化、城市化、農業高度集約化快速發展以及全球變化的影響,我國的土壤安全問題日趨嚴峻,嚴重威脅到國家糧食安全、人居環境安全、生態安全甚至社會和諧發展。當前我國土壤的價值被低估,對土壤安全的認識十分不足,對土壤安全的評估也沒有一套完整的體系。
他認為,我國土壤資源與管理方面存在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資源數量有限。我國是土壤資源嚴重缺乏的國家,耕地資源緊張、后備耕地資源嚴重不足。“耕地紅線”如何保護,“糧食安全”如何保障已經成為當前我國亟需解決的重大問題。
其次是土壤質量不高?!澳壳?,我國有2/3耕地屬于中低產田,農田土壤地力偏低難以滿足高產穩產作物對養分的持續需求。據調查,我國土壤缺乏磷、鉀、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耕地分別占總耕地的59%、30%、70%和50%,并有擴大趨勢?!?/p>
第三,土壤退化現象嚴重。尤其是土壤污染十分突出,全國污染耕地約有1.5億畝,中重度污染耕地高達5000萬畝,礦區、油田以及飲用水源地區土壤環境安全日趨惡化,土壤污染呈現出流域性和區域化發展的態勢;土壤酸化面積占耕地面積的40%以上;水土流失面積達360多萬平方公里。
第四,管理技術落后與政策法律缺失。盡管我國在土壤退化阻控和障礙消減方面研發了相應的施肥、水分、農藝、生物、耕作等管理技術體系,但由于不合理的耕作管理措施,導致我國養分資源的嚴重浪費,降低了土壤質量,對生態環境也造成威脅。尤其在土壤修復與保育技術體系方面,管理技術與政策法律十分不足。而且至今尚未出臺和建立較為完整的土壤保護與管理政策及相應的法律法規。
如何應對這些問題?沈仁芳建議,我國土壤安全戰略應以建立和完善土壤價值評估體系為基礎,以完善土壤保護的政策法規和科技標準為前提,以加強土壤安全的科技支撐為手段,以解決重點土壤問題為突破口。
他指出,目前我國土壤安全的重點任務包括以下幾項:加強我國土壤價值的評估研究,以保證土壤資源安全與可持續為目標,全面構建土壤價值評估的指標體系、方法技術以及框架路線圖。完善國家土壤質量監測網絡,開展土壤例行監測,提升土壤質量動態監控能力;建立國家土壤質量信息共享平臺,實現土壤質量動態信息發布;建立國家、省、市三級突發土壤事件應急預案。構建和完善適合我國國情的土壤安全政策、法律及管理體系,建立土壤安全預警的有效機制和技術支撐體系。加強土壤安全問題的形成機制研究,尋求解決土壤問題、實現土壤保護的有效途徑和工程對策,不斷改善重點地區和重要農產品產地土壤質量,確保土壤安全和土壤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編制并啟動土壤安全教育行動計劃,加大土壤安全的宣傳力度,拓寬土壤安全的宣傳教育渠道,提高公眾的土壤安全保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