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記者 王虔) 土壤,是人類生活的生態系統中至關重要的部分,2015年被聯合國確定為“國際土壤年”。在環境問題日益重要的今天,中國的土壤環境面臨著哪些威脅?解決之道又在何方?在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農業部、環境保護部聯合舉辦的“土壤與生態環境安全——國際土壤年在中國”戰略與決策高層論壇上,各界代表暢談己見,為中國的土壤環境安全獻計獻策。
現狀?土壤污染威脅不容忽視
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指出,2013年我國農業化肥施用量為5912萬噸,按農業種植面積計算化肥用量為321.5kg/hm2,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與此同時,我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綜合防控和統防統治覆蓋率還不高,農藥用量仍然較大。殘留農藥經過降水、地表徑流和土壤滲濾進入水體所導致的土壤和水環境質量惡化及生物多樣性破壞等問題仍然存在。此外,每年有約40萬噸的農膜殘留于土壤中,帶來“白色污染”。區域性農業資源質量下降,尤其是局部地區土壤重金屬污染及產地土壤健康問題日益加劇。
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其國表示,我國土壤資源減失,土壤退化加速。全國現有耕地面積13516.34萬公頃,大部分耕地后備資源的質量很差,地力也隨即不斷減退。中國現有土壤侵蝕總面積294.91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30.72%。同時,我國土壤肥力失衡,耕地需加培育。土壤污染加速,區域污染問題也日益凸顯。近30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和高強度的人類活動,我國因污染退化的土壤數量日益增加、范圍不斷擴大。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結果顯示,全國部分地區土壤污染較重,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堪憂,工礦業廢棄地土壤環境問題突出。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長沈仁芳指出,近30年來,隨著工業化、城市化、農業高度集約化快速發展以及全球變化的影響,我國的土壤安全問題日趨嚴峻,嚴重威脅到國家糧食安全、人居環境安全、生態安全甚至社會和諧發展。
法律?維護土壤安全的有力武器
在論壇上,談起如何保護我國土壤環境,各位代表不約而同地談到了法律法規的作用。
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李干杰表示,我國目前尚無土壤污染防治的專項法律法規,相關規定散見于其他有關的法文件或政策文件中。環境保護部自2006年起,著手啟動《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研究工作,經過調研,2014年12月,《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建議稿)》提交全國人大環資委。他認為,做好土壤污染防治的戰略部署要確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總體思路、健全土壤污染防治管理體制、加快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積極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標準和技術體系。
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建議,要針對當前制約我國農業資源環境保護的突出問題,加強法治創新,逐步建立健全最嚴格的農業面源污染防治、農產品產地保護、耕地占補平衡管理、農業資源損害賠償、農業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等法律法規制度體系。
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其國認為,要建立和完善土壤保護法制、體制和機制,構建基于風險的我國土壤保護體系。建立生態補償制度和管理機制;完善國家和地方土壤保護監管機構,建立有效的土壤監測網絡。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長沈仁芳提出,要構建和完善適合我國國情的土壤安全政策、法律及管理體系,建立土壤安全預警的有效機制和技術支撐體系。
監測?應該被更重視的措施
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指出,由于我國土壤及產地環境等農業資源生態問題在類型和成因上的多樣性和復雜性,現行農業資源環境監測評估方法還不完善,他建議,必須抓緊修訂完善現行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及土壤重金屬污染評價指標體系與調查監測技術規程。同時修改完善現行污染源調查統計方法,全面客觀掌握污染源構成和變化趨勢,對進一步明確方向、突出重點、科學有效地開展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義。
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李干杰建議,要開展調查、排查,掌握土壤污染狀況及分布,采取有效手段,防范和控制污染風險。要在第一次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的基礎上,組織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工作,全面會診土壤污染現狀,盡快摸清土壤污染家底,為進一步搞好土壤污染防治規劃、計劃和污染治理修復提供科學依據。
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其國提出,要掌握我國土壤資源數量、質量動態變化狀況和突出環境問題,建立全國土壤資源和土壤質量數據信息系統。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長沈仁芳認為,要加強我國土壤價值的評估研究,以保證土壤資源安全與可持續為目標,全面構建土壤價值評估的指標體系、方法技術以及框架路線圖。要完善國家土壤質量監測網絡,開展土壤例行監測,提升土壤質量動態監控能力。
參與?土壤與每個人有關
任何人的生活都離不開土壤,建設“美麗中國”、構建生態文明是所有中國人的共同任務,所以,對土壤的保護也需要每個人共同參與。
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其國指出,“要加強土壤保護宣傳教育,提高人民群眾的土壤保護意識和生態文明程度?!?/p>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長沈仁芳建議,編制并啟動土壤安全教育行動計劃,加大土壤安全的宣傳力度,拓寬土壤安全的宣傳教育渠道,提高公眾的土壤安全保護意識。
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認為,要深入開展生態文明教育培訓,提高從業人員和公眾生態環保意識和科學文化素養,培育健康消費生活習慣,切實提高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營造公眾參與的良好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