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這幾年在國內考察,看到有些地方的棚戶區,十幾萬人擠在一起,密密麻麻一大片。同一個城市,這邊高樓大廈,那邊棚戶連片。許多棚戶區不具備基本的生活條件!”6月17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語氣沉重地說。
棚戶區改造是總理一直牽掛于心的工程,也是他每次國內考察的重點之一。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指出,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安排740萬套,其中棚戶區改造580萬套,增加110萬套,把城市危房改造納入棚改政策范圍。農村危房改造366萬戶,增加100萬戶,統籌推進農房抗震改造。
而6月17日的會議在此基礎上又提出了“三年行動計劃”,改造包括城市危房、城中村在內的各類棚戶區1800萬套,農村危房1060萬戶,同步規劃和建設公共交通、水氣熱、通訊等配套設施。
此次改造行動目標更加明確,政策系統性更強
從6月17日的會議內容來看,此次棚戶區改造行動不僅目標更加明確,而且政策的系統性更強。
首先是國務院總體部署,明確了“三年行動計劃”的總體要求,并從前期審批、中期投入、后期建設等多個環節進行規定。值得注意的是,公共交通、水氣熱、通訊等配套設施也被納入棚戶區改造工程中。這也意味著對棚戶區居民生活的改善,不僅僅局限于住房條件,更涉及生活方方面面的設施。
其次是為大規模的棚改提供了來源穩定的資金渠道。這其中包括加大政府投入,農村危房改造補助由縣級財政直接發放到戶,推進棚改貨幣化安置,推動市縣政府購買棚改服務并列入財政預算,對存在缺口的,可依法由省級政府代發地方政府債券予以支持。鼓勵以特許經營等方式開展市場化融資,支持加大信貸投放。
除此之外,對輿論關注的棚戶區質量問題此次會議也有所部署。會議要求,加強工程質量和資金監管。讓住房困難群眾盡早搬入新居。
“棚戶區改造既要算投入產出的‘經濟賬’,也要算社會公平的‘政治賬’”
6月17日的會議上,李克強還從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角度,強調了棚戶區改造的重要性。
他強調,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解決好“三個一億人”,棚戶區改造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問題。
有數據顯示,從1990年到去年年底,我國年均增加城鎮常住人口數為1863萬人,城鎮人口比重從26.41%提高到54.77%,每年平均提高1.18個百分點。隨著城鎮化率的進一步提升,到2030年之前的十幾年時間里,每年城鎮常住人口要新增1500萬人左右。
“‘十三五’期間,城鎮化仍然是對中國經濟增長有很大的拉動作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善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城鎮化帶來基礎設施的完善,比如說棚戶區的改造,城中村的改造,以及城市內部基礎設施的建設,在未來幾年這些領域的需求還會很大。
“棚戶區改造既要算投入產出的‘經濟賬’,也要算社會公平的‘政治賬’。”李克強說,“中國還有1億多人生活在棚戶區,如果棚戶區問題不解決,我們何談社會公平?”
李克強認為,中國已具備成熟的改造經驗和條件,必須抓住時機,進一步加大棚戶區改造力度,在已經取得成效的基礎上邁出更大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