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記者 魏博)近日,《環境保護公眾參與辦法(試行)》結束征求意見,作為為新環保法配套的最新規范性文件,征求意見稿提出,公眾可參與重大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件的調查處理;并提出環保主管部門征求公眾意見時,應當重視專業人員的意見。如何來界定“重大”事件?專業人士在環保公眾參與中應該承擔怎樣的角色?記者采訪了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市法學會副會長周珂教授。
周珂教授指出, 從法律來看,環境污染事故實行分級管理,《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把有可能造成危害后果突發性事件,以及環境事故實行預警分級管理,預警實行紅色、橙色、黃色、藍色分級,橙色和紅色都是屬于重大以上。
當發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提到的橙色以上預警級別環境事件時,符合重大環境事件。此外國務院還發布了環境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在這個預案中也是把環境污染的事件事故實行分級管理,這個管理就分成了特大級、重大級、較大級和一般級,因此按照國務院這個規定,重大和特大都應當符合公眾參與的條件。
關于《環境保護公眾參與辦法(試行)》中提出的環保主管部門應當重視專業人員的意見,周珂教授說,“專業人士,通常意義上人們講的專家,或者說即使他不是某一個領域的專家,但是他是屬于知識視野比較開闊的一些學者,廣義上這些都屬于專業人士。”
周珂認為,從世界各國環境保護公眾參與來看,專業人士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首先,一個專業人士可以從自己專業角度,對環境影響評價發表比較有針對性的或者是科技含量比較高的見解,例如,涉及環境影響方面的專業人士,有環境科學專業、生態學,以及法學、環境健康、醫學等領域,這些專業人士都會從各自專業領域對環境規劃和建設項目提出專業見解。這些見解很重要,因為我們知道規劃、建設項目等,往往是從規劃部門或者是建設項目部門的角度出發,而環境科學專業人士主要關心環境污染問題,例如,水、大氣、噪聲等等污染;生態學主要關注生態系統平衡問題,例如,是不是對生物多樣性造成不利后果,是不是對珍稀瀕危的野生動物植物造成一些不利后果等。那么環境健康與安全等專業人士更多關注這些規劃和建設項目是否會對人體的健康安全產生不利的后果,此外法律人士也會關注這些規劃和建設項目的設計,是不是符合我國各種法律的嚴格要求。因此,專業人士的意見對環境影響評價的科學性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對我們提高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水平起到了一個保證和監督的作用。
“以及我國港澳臺地區的做法來看,很多專業人士的意見甚至對環境影響評價起著決定性作用。例如香港,有這樣一個機構,這個機構全部都是由專業人士組成,環境影響評價書要征求專業人士委員會的意見,專業人士委員會的意見對環境影響評價是肯定還是否定的意見,政府采用率是百分之百,可見他們對環境影響否決率相當高。所以說專業人士的作用在環境影響評價中很重要,而且從我國將來環境影響評價的發展趨勢來看,專業人士意見的作用和地位也會日益提高。”周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