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3月3日,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開幕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會結束后,全國政協常委、億利資源集團董事長王文彪接受記者采訪。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3月4日訊(記者 魏博)生態環境關系人民福祉,關乎子孫后代和民族未來。近年來,隨著民眾環境意識的覺醒,環保已成為每年全國兩會的熱門話題,昔日肆虐京城的沙塵暴留給代表委員們的記憶未曾遠去,治理霧霾問題又提上日程。
2015年3月3日,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開幕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會結束后,全國政協常委、億利資源集團董事長王文彪接受了記者的采訪。這位從內蒙古庫布其沙窩子里走出來的全國政協委員,向來以治沙聞名,被聯合國授予“全球治沙領導者”稱號。隨著霧霾天氣的頻發,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產生活受到嚴重影響,灰霾治理已成為中國大氣污染防治的當務之急,這位治沙能手開始將目光轉向治霾,談起治霾也是頭頭是道。
王文彪認為,人們對霧霾問題的關切,說明霧霾治理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必須積極面對。當前,政府、企業、學者、群眾各個方面應當共同努力,“多一些實實在在治霾,少一些怨霾”。
他指出,治理霧霾不是一個文件、一個指令、一招一式就能破解。中國有句成語“積勞成疾”,霧霾是中國幾十年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重疾”。祛病如抽絲,這需要堅定信心,需要堅持堅守,需要十幾年或幾十年的努力方成正果。
“八九十年代,首都沙塵暴對民眾的身心傷害并不亞于今天的霧霾,庫布其沙漠就是曾經的三大風沙源之首。為了治沙塵,我從28歲開始了這項事業,20多年了才有了今天的藍天,治霾也同樣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關于如何看待治理霧霾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王文彪認為,當下,民眾最期盼的有兩點:一是日子好一些、賺錢多一點,這就要發展經濟;二是期望身體健康一些,每天能呼吸到清新空氣、看到藍天,這就需要治理霧霾、改善環境。
從宏觀層面看,國家正在關鍵轉型期,要的是有質量的GDP、綠色GDP,國家出臺的淘汰落后產能、限制污染物排放、增加生態文明考核指標、鼓勵發展高新技術、研究推廣清潔能源等,這些政策都是有利于霧霾治理的。可以這么說,“中國經濟轉型成功之時就是霧霾問題治理成功之日”。
從微觀層面看,“治理霧霾不僅不會拖累GDP,而且還能創造有質量的GDP”。王文彪舉了親身經歷的三個實例。
一是庫布其沙漠。20多年前的庫布其是“死亡之海”,毫無生機,更是負資產。經過修復和開發,目前已形成了融生態、農業、旅游、健康、能源為一體的“生態經濟圈”,實現了由“負GDP”到“正GDP”的驚人轉變,27年創造GEP達300多億元。
二是“微煤霧化”治霾技術,通過對燃煤鍋爐進行科學改造,在保證不影響經濟運行的情況下,大幅減少煤炭污染排放,實現了從“灰色GDP”到“綠色GDP”的轉變。
三是推廣生態光伏產業,就是利用沙漠上充足的光熱資源和空間優勢生產清潔能源,這實際上是在創造零污染、零排放的“透明GDP。”
王文彪堅信,治理霧霾與發展經濟必須相得益彰,二者“必須是”、“也能是”和諧統一的,這正是中國政府轉型發展的核心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