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12月8日訊 2014年12月8日,由北京林業大學生態文明研究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主辦的“生態文明綠皮書”《中國省域生態文明建設評價報告(ECI2014)》發布會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舉行。《中國省域生態文明建設評價報告(ECI 2014)》是生態文明綠皮書系列的第五部,展示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綜合性量化評價的最新研究成果。該書由北京林業大學生態文明研究中心嚴耕教授帶領的科研團隊完成。該中心自2007年開始中國省域(未含港澳臺地區,下同)生態文明建設的量化研究,所提出的用于評價各省生態文明建設水平的生態文明建設評價指標體系(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dices,ECCI)是該科研團隊長期研究的核心成果。
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是要在保持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實現生態健康、環境良好和資源永續,因此,加強生態建設,實施環境保護,調整資源的開發、利用方式,推進社會全面均衡發展是當前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任務。在國家對領導干部的政績考核日益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的形勢下,推進對各地的生態文明建設評價更加急迫。為引導和促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ECCI 2014從生態活力、環境質量、社會發展和協調程度4個核心領域入手,選取23個具體指標定量分析和評價各省域的生態文明建設狀況,通過數據計算獲得各省的年度生態文明指數(Eco-Civilization Index,ECI)。為考察“更綠”的生態文明水平,該書還設計了只包括生態、環境和資源等內容,剔除了社會發展指標的綠色生態文明指數(Green Eco-Civilization Index,GECI)。此外,該書還歸納出各省域生態文明建設的類型,對全國和各省域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并對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整體狀況進行了國際比較。
ECI 2014排名顯示,各省得分差異顯著,海南得分最高(93.27),河北得分最低(65.85)。曾經連續4年穩居ECI排名榜首位的北京,首次退居第二。天津、廣東、上海、江蘇等經濟發展水平靠前的省份,與之前比較,排名相對有所回落,與此形成對照的是,海南、重慶、江西、黑龍江、四川等生態大省,排名攀升前列。主要位于中西部的河北、寧夏、河南、安徽、湖北、甘肅、陜西、山西等重工業大省、農業大省、能源大省,受總體自然資源稟賦較差和產業布局雙重影響,排名一直相對靠后。
更偏重考察生態環境和資源狀況的GECI 2014排行榜中,海南仍居首位(80.54分),河北(55.71分)排在最后。與ECI2014榜單相較,GECI 2014排前十的省份發生了較大變化,江西、黑龍江、湖南等生態大省躍入前十,而北京、廣東、天津等經濟大省則跌出綠色生態文明指數榜單前十,陜西、江蘇、山東和天津甚至跌落至后十名。
發展趨勢分析顯示,我國整體生態文明建設呈上升趨勢,年度進步指數為2.92%,除了受社會發展強力推動外,反映資源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與生態、環境承載能力關系的協調發展能力也穩步提升4.72%。從各省域的情況看,全國多數省份2011-2012年度整體生態文明建設水平都有所上升,僅吉林、西藏、上海、天津等4個省份生態文明建設水平略有下滑。
國際比較顯示,我國生態文明水平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仍在擴大。隨著國內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與發達國家間經濟差距日益縮小,但生態、環境等公共產品供給能力卻仍在拉大。從獲取的數據測算,在105個樣本國家中,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水平位列倒數第二。當前,全國整體環境質量形勢依然嚴峻,部分地區生態文明建設短板問題突出,經濟社會發展的生態環境代價過高。
研究表明,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含港澳臺)的生態文明建設可歸納為均衡發展型、社會發達型、生態優勢型、相對均衡型、環境優勢型和低度均衡型6種類型。從整體來看,東北及沿海地區生態活力較高,但環境質量優良的省份屈指可數。在社會發展受經濟水平強勢制約的情況下,各省應從自身類型特點出發,結合自身具體條件,采取有效措施,尤其是抓住社會與自然相互協調程度提升大有可為的機遇,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
《中國省域生態文明建設評價報告(ECI2014)》指出,生態與環境、資源之間是“一體兩用”的關系,生態是“體”,環境和資源是人類出于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對生態的兩種用途。因此,生態保護和建設是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成功的基礎和保障,應盡快樹立“生態立國”理念,在生態良好的基礎上積極推進“兩型社會”建設。
該報告建議,應認真制定和落實適合區域承載能力、開發密度和發展潛力的主體功能區規劃,優化國土空間布局;堅持傳統產業升級改造與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兩手抓,不斷提升我國整體國際競爭力,確保經濟、生態雙贏;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加強制度執行力,保障環境正義,維護社會公平;及時健全生態文明建設相關數據的統計發布,積極與社會互動,搭建公眾參與、監督生態文明建設的平臺。
1.《中國省域生態文明建設評價報告(ECI2014)》指出——我國整體生態文明建設水平保持上升趨勢,但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仍在加大
2014年12月8日,由北京林業大學生態文明研究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主辦的“生態文明綠皮書”《中國省域生態文明建設評價報告(ECI2014)》發布會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舉行。本書是北京林業大學嚴耕教授率領的科研團隊獲得的最新成果。該課題組研發的生態文明建設評價指標體系(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dices,ECCI)是中國首個生態文明建設綜合性量化評價指標體系,從2007年至今,不斷得到改進和完善,使用ECCI可以計算出生態文明建設年度進步指數。
《中國省域生態文明建設評價報告(ECI2014)》分析指出,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已進入快車道。根據最新數據的研究顯示,我國整體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呈上升趨勢,年度進步指數為2.92%。除了受社會發展強力推動以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反映資源能源消耗與生態、環境承載能力關系的絕對協調發展能力,年度增強4.72%。
但國際比較表明,我國生態文明水平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仍在擴大。隨著國內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與發達國家間經濟差距日益縮小,但生態、環境等公共產品供給能力卻仍在拉大。從獲取的數據測算,在105個樣本國家中,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水平位列倒數第二。當前,全國整體環境質量形勢依然嚴峻,部分地區生態文明建設短板問題突出,經濟社會發展的生態環境代價過高。
此外,生態文明建設的四大核心領域——生態活力、環境質量、社會發展、協調程度都有所進步,但進步尚不均衡。社會發展進步顯著,仍是推動我國整體生態文明建設進步的主要因素;體現我國資源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與生態、環境承載能力關系的絕對協調發展能力穩步提升;而生態活力的增加和環境質量的改善較小,變化率都在1%以內,這也是人們對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取得進步感受不明顯的根源之所在。去除社會發展的進步,僅考慮生態活力、環境質量和協調程度的綠色生態文明進步指數為1.88%。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生態、環境質量在人民群眾生活幸福指數中的地位不斷凸顯,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的要求會越來越高,因此,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任務還很艱巨,不能盲目樂觀。
《中國省域生態文明建設評價報告(ECI2014)》建議,在今后一段時間里,應當更加重視和加強頂層設計;更加注重因地制宜、揚長補短;更加重視協調程度的好轉。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應當樹立“生態立國”理念,落實主體功能區劃,確保經濟、生態雙贏,健全生態文明制度,完善數據統計發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