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都師范大學哲學系陳明教授也對習主席講話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中國夢”是黨的執政目標,從佛教的例子看,一些國際公用的文化傳入中國后也可以中國化。同時,他也進行了政治上的解讀。歷史上,共產黨建國是以“救亡”為根本目的,“革命”和“啟蒙”為手段,這超越了左右的路線。“復興”是“救亡”的第二部曲,因此本次講話推進了列寧以來的關于國家的理論,是2.0版,體現了“中國夢”和富強的核心價值。
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周志強認為,習主席講話是對當前意識形態上的危機的一種應對。當前意識形態危機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是認同危機,即當前一些自由主義者對社會政治領域充滿了不信任感;第二是法理危機,即社會主義文化或價值被質疑。第三是治理、發展危機,即我國仍未擺脫小投入,小成本,大回報的“作坊式國家”,缺乏大創新。因此突出傳統人倫文化,整合感召力,是新形勢下應對危機的有益探索。
中央黨校教授范玉剛針對文化影響力闡述了自己的看法。文化想要產生影響力需要從思想、文化變為被主流消費人群所接受的文化產品,只有這樣,文化才能被傳播,才能產生影響力。與此同時,范教授認為就當下的語境而言,中華文化的發展和傳播離不開世界文化發展的軌跡,其本身便已是世界文化的一員。因而,如何弘揚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就成為了每一位學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施愛東則從節日的角度談了目前民族文化發展困難。在新城鎮化建設中,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鄉村的消失,傳統文化所賴以生存的時間和空間載體逐漸瓦解。因此公共文化重心必須下移,新型社區文化建設要讓居民有發言權,尊重地方傳統和專家意見。同時加強文化戰略研究,研究民間對西方節日體系的自發性價值植入,并從中尋求對傳統節日城鎮化改造的有益經驗。
《人民論壇》雜志副總編輯陶建群做總結發言。他指出,當前,我國發展進入新階段,文藝工作也面臨著新的形勢,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也有了新的情況和任務。本次研討會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座談會精神、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等進行理論研討,信息多、價值大、內涵深,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了有益觀點。會議成果豐碩,取得圓滿成功。
人民論壇雜志由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1992年創刊,江澤民同志題寫刊名。是中國百強報刊、中國出版政府獎獲獎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全國百種重點社科期刊、國家首批數字出版轉型示范單位。十八大以來,《人民論壇》先后推出習近平戰略思想研究系列封面專題10多個,受到國際國內廣泛關注,成為社會各界學習習總書記講話精神的重要素材之一,為中央重大戰略決策的創新宣傳、習總書記思想研究與傳播等作出了積極貢獻。
廣東中華民族凝聚力研究會是我國第一個以研究中華民族凝聚力為主旨的學術團體,成立于1992年1月,創會會長為廣東省政協原副主席鄭群。自成立以來,先后與有關單位合作,舉行了關于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基本理論、中華民族精神等一系列研討會,探究中華民族凝聚力的結構、內容和運動規律,為增強當代中華民族凝聚力作出了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