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記者 魏博 實習生 王曉涵)2014年10月16日,首屆“10?17論壇”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主題為“扶貧開發與全面小康”,此次論壇是中國首個扶貧日系列紀念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由中國扶貧基金會等機構聯合主辦的平行論壇——社會扶貧論壇同期舉行,議題為:社會扶貧機制創新。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朱錫生在會上介紹了當前社會扶貧在婦女發展方面的現狀與推動舉措。
中國婦女貧困人口約4500萬 高于男性
朱錫生強調了婦女脫貧工作的重要性。他指出,婦女脫貧的受益者不僅僅是婦女個人,幫助一名婦女更是幫助一個家庭,幫助兩代人。當前中國婦女人口占總人口的一半,按照農民年人均純收入2300元(2010年不變價)新的扶貧標準,到2013年底中國農村還有8249萬貧困人口,婦女貧困人口約4500萬,高于男性。婦女受歷史、文化、現實等多種因素影響,往往處于社會貧困人口的最底層。
隨著國家扶貧開發的不斷深入,以及社會保障與醫療制度的發展完善,貧困婦女的生產、生活狀況與社會地位有了很大提高。但部分地區貧困婦女的生產、生活、生存狀況仍舊嚴峻。朱錫生認為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貧困婦女的數量龐大,特別是留守婦女正成為中國當前新的特殊困難群體;
二是貧困婦女收入增長速度相對男性較慢,兩性收入差距呈擴大趨勢;
三是貧困婦女的健康狀況問題嚴重,數據顯示,中國農村地區有超過60%的婦女患有婦科疾病;
四是貧困地區生存條件低下,如干旱地區缺少清潔用水,高寒地區缺少過冬燃料,勞動負擔過重和營養不良易造成婦女健康問題;
五是婦女社會參與度低,參與社會公共事務和平臺的機會有限,造成貧困婦女仍處于社會邊緣地位。
家庭負擔重等致貧困婦女生存狀況嚴峻
朱錫生指出,造成這些情況的原因除傳統因素之外還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貧困婦女文化程度相對較低,觀念比較落后,客觀上導致婦女欠缺致富的信心和致富技能的準備條件;
二是居住條件差,貧困致病、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較多;
三是家庭老幼病殘的負擔重,貧困婦女承受著經濟和精神上的雙重壓力,致使貧困與健康問題相互交叉形成惡性循環;
四是農村信息網絡不健全,貧困婦女外出務工多依靠熟人介紹,從事簡單的體力勞動,勞動強度大而收入低。
朱錫生強調,解決好貧困婦女問題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前提,是衡量社會文明進步的主要標志。慈善是最悠久的社會傳統之一,它促進了女性權益的保障,也將推動中國扶貧進程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