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津冀地圖不是簡單拼接
今年7月,天津和北京測繪界齊聚石家莊,將比例尺為1:20萬的地圖和一些最常用的掛圖都提供給河北同行,由河北負責制作系列工作用圖的“地理底圖”。而三地同行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在“地理底圖”基礎上完成各自負責的任務。
除分享數據和權威資料外,三地測繪部門還在8幅專題地圖的圖外整飾及圖內各要素的表示等細節方面進行了統一。其中,比例尺大都是1:45萬,即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距離4.5千米。
不過,《京津冀沿海經濟分布圖》倒是特例,比例尺是1:31萬。羅康解釋,因為沿海地區在整個京津冀占比較小,如果按照1:45萬的比例尺展現,將難以看出很多細節。而在這張圖中,他們最終展示了京津冀沿海的幾大功能區分布,沿海區縣的主要經濟指標和主要交通分布情況。
北京、天津、河北都已有了各自的行政區劃圖,再制作《京津冀行政區劃圖》是否就不難了?
“京津冀行政區劃圖不是簡單將原來各自的地圖拼接在一起。”河北省制圖院地圖制圖部主任劉英巧說,三地雖然行政等級一樣,但因面積不同,原有的行政區劃圖比例尺各不相同,制作京津冀行政區劃圖,需要將三地的數據資料進行分析、處理后,按照一定制圖原則和制圖要求,對反映在圖上的各要素進行綜合取舍。
不過,隨著9月23日傳出消息,石家莊獲批調整部分行政區劃,市區面積“擴容”數倍,《京津冀行政區劃圖》及其他7幅專題地圖是否也將調整?
“按理說,地圖講究現勢性即盡可能地反映當前最新的情況,同時注重準確性。”劉英巧說,第一時間獲得石家莊行政區劃即將調整的消息后,他們就收集相關資料,對京津冀行政區劃進行了更新。計劃報送相關部門審核后,再將調整后的地理底圖數據提交北京、天津同行,以便他們調整各自負責的專題圖。
地圖為協同發展決策提供參考
8幅專題圖究竟有何意義?羅康認為,通過《京津冀產業園區分布圖》,可看出北京、天津的國家級產業園區和省級產業園區相當密集,而河北省則數量較少,且比較分散,“也就能看出京津產業轉移的方向。”
劉英巧介紹,河北負責的《京津冀綜合交通圖》表示了京津冀的鐵路、高速公路、國道和省道,同時表示了航海線,目的是突出呈現三地已有的交通網絡現狀。
“一個月的制圖時間,三地測繪部門通力合作,”劉英巧說,目的就是將目前京津冀最基礎的、各級領導最關心的內容,以地圖的形式直觀地表示出來。
“三地合一”的地圖背后,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不斷推進。
從產業園方面來說,今年7月底,京冀兩地簽署了七大合作協議,涉及共同打造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共建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合作區、共建推進中關村與河北科技園區等內容。
文化方面,京津冀三地文化部門亦簽署文化領域協同發展合作框架協議。
9月4日在北京召開的京津冀系統發展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審議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協同發展三個重點領域率先突破工作方案。
8幅京津冀地圖,正切合了交通、教育衛生、產業園區等協同發展的熱點。
9月18日刊發在國家基礎地理信息官網上的文章顯示,河北省地理信息局將《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用圖》報送給河北省副省長張杰輝后,由其批示分呈有關領導,并送省發改委。天津市測繪院七分院副院長羅康亦表示,專題地圖已進入審核階段。
8幅地圖完成后,將同步提供京津冀三地政府及政府相關部門,為協同發展決策提供參考。
新京報記者 許路陽
京津冀一體化成為北京周邊各大樓盤重要的宣傳主題。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