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路困難重重災區第一眼震撼人心
8月5日,休息了不到3個小時的張炎良和晉凱登上了云南武警總隊的車,從昆明出發前往一線——昭通市魯甸縣龍頭山鎮。前往魯甸的道路很艱難,而震中龍頭鎮距離魯甸縣還有20多公里。狹窄的山路上,整個車隊行進都很緩慢,一路走走停停。“我們早上八九點鐘出發,直到下午六點半才到達震中龍頭山鎮。一方面是地震毀壞原有的道路;另一方面是交通管制。災區無法承受太多車輛,很多無關非救援車輛是不允許進入的。”張炎良對記者講述著當天的情況。
在距離龍頭鎮差不多有兩三公里的時候,車隊遇到了塌方,晉凱同其他媒體記者上前查看情況,“看到這一幕,我才真正意識到我已身處災區。當時我在的位置,一抬頭就能看到一塊巨大的石頭,搖搖欲墜,感覺隨時都可能滑落。”由于塌方的緣故,車輛被堵在原地無法前進,只有爆破后才能進去。于是,張炎良和晉凱兩人決定從此地下車,背著行囊徒步進入震中龍頭山鎮。
“剛進入騾馬口邊緣的時候,我就看到已經倒塌的房屋,下面是用被單或棉包裹著的遇難者遺體。雖然我經歷過蘆山雅安地震,有一定的心理準備,但看到這一幕還是震驚。”張炎良說道。而作為新人的晉凱看到這一幕更是無比震撼,但他仍然記得關掉攝像機:“無論面對什么樣的新聞,尊重死者都應該是記者具備的最基本素質”。
住宿成問題 天氣難應對
在災區采訪的日子里,住宿成了張炎良和晉凱面臨的最大的困難。“我是住在‘別墅’里的,相當不錯”,晉凱略帶苦澀地告訴記者,所謂的“別墅”其實就是行軍用的帳篷,“獨門獨院,自帶院子,可不就是別墅么。”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除了最后兩天住在活動板房里,在震區的前幾天,晉凱都是住在武警部隊的帳篷里。沒有床,沒有睡袋的晉凱就在外面找了一些廢棄的紙殼和門板放在地上當床。而白天掛在外面的條幅成為他最好的“床上用品”,鋪在門板上當床單、卷成桶裝做枕頭、蓋在身上當被子。地上十分潮濕,晉凱背上被蟲子咬了不知道多少個包。而且還要時刻面臨被余震驚醒的情況。
而到達龍頭山鎮的第一天,沒有住處的張炎良選擇求助相熟的同行,住進了龍泉中學的宿舍409。“推開門,我就看到屋內所有的床上都住滿了人。我在滿是垃圾的地上打了個地鋪。那種情況下,不容你多想,大家都是那么挺過來的。”此后,在地震災區的日子里,用張炎良自己的話來說,他是靠“蹭”解決住宿的。
除此之外,當地惡劣的天氣也讓兩人記憶深刻。張炎良告訴記者,當地晝夜溫差很大,早晚冷,白天溫度很高。同時那里海拔高,紫外線很強,太陽直射的讓人受不了。“8月7號那天,我隨十四集團軍的工兵團坐車去甘家寨采訪救援。那天特別熱,相機都被曬到滾燙,人被曬到連去拿水的力氣都沒有,我親眼見到一個士兵因又累又熱而休克了。”
然而在他們離開前三天則開始下雨,雨天為救援和采訪工作都帶來了不小的阻力。“武警官兵救援難了,我們采訪也難了,濕滑的泥土地面讓大家的行動都不那么靈敏了,而且在這樣的天氣里,保護好手里的設備又很重要”。保護好機器,也要保護好自己,在那樣的環境下,兩個人一面借鑒其他媒體同行的經驗,一面自己開動腦筋想了不少辦法。他們用保鮮膜把機器包裹上繼續采訪,好幾次為了拯救機器,兩個人都被鋼筋擦傷,但是兩個人對此卻很自豪:“和救援官兵的雙手和鐵鍬比起來,機器就是我們的武器,我們的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