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美國3作家殺入賠率榜前十 “空窗”諾獎20年受關注
除去村上春樹,另外3位美國作家也是諾獎得主的熱門人選。他們分別是喬伊斯·卡羅爾·歐茨、菲利普·羅斯和托馬斯·品欽。
美國的作家喬伊斯·卡羅爾·歐茨被認為是上世紀60年代以來最重要的美國小說家之一,是多屆諾貝爾文學獎熱門人選,作品《奇境》等都曾被譯成中文。有傳言稱,歐茨的部分作品已被譯介到瑞典,具有廣泛的認知度和知名度,這或許是助力她成為諾獎熱門人選的重要原因。
和歐茨一樣,美國作家菲利普·羅斯亦連續多年成為諾貝爾文學獎最具競爭力的候選者之一。他在1959年以小說《再見吧,哥倫布》一舉成名,并于2011年摘得布克國際文學獎。
托馬斯·品欽則是美國后現代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其小說風格獨特,內容交織歷史與科學,結構復雜難解,評論家稱其作品《萬有引力之虹》堪稱一部大百科全書。
有不少人認為,諾貝爾文學獎2012年頒給代表亞洲的莫言,2011年給予代表歐洲的特朗斯特羅默,2010年則給了拉美的巴爾加斯·略薩,結合地緣文學分析,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很可能進入“美國年”,因為自1993年托尼·莫里森獲獎后,美國已20年無緣諾貝爾文學獎。
另外,這三位美國作家均生于20世紀30年代,被認為是美國當代文學不可繞開的重要作家。而評論家止庵認為,諾貝爾文學獎的一個重要功能是“確認文學成就”。有些德高望重的作家,雖已垂垂老矣,新作不多,但他們此前的作品已奠定了重要的文學地位,需以諾獎來確認這個地位。
確實,盤點最近10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有相當一部分得主是“文學老人”,如品特(2005年得主)、萊辛(2007年得主)、巴爾加斯·略薩(2010年得主)。
而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嚴鋒在接受華西都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所謂“追認情結”多為外界總結:“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委們的評判口味很難捉摸,他們各自有著獨立而穩定的審美品位,不易受外界評價影響?!?/p>
也有業內人士分析,曾經,英語作家是兩年一拿的頻率,美國作家“空窗”諾獎20年的情況也許今年會被打破。除此之外,女性作家獲諾獎的可能性也很高,按之前3到4年就有女性作家得獎的情況來看,今年或許恰巧趕上這個“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