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北京市2012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13年預算草案

2013年03月07日16:52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預算執行 文化創意產業 獎勵扶助 生產性服務業 創業服務機構 出租車燃油 預算草案 預算收支平衡 預算單位 預算編制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現將北京市2012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13年預算草案的報告提請市第十四屆人大第一次會議審議,并請市政協各位委員提出意見。

  一、2012年預算執行情況

  2012年,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共北京市委的正確領導下,面對艱巨的財政工作任務,全市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堅決執行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和市第十三屆人大第五次會議的各項決議,按照“穩中求進”的總基調,牢牢把握主題主線,積極應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影響,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推進各項財政改革,全力保障本市經濟社會領域重點支出,財政收支執行情況總體平穩,圓滿地完成了全年預算任務。

(一)全市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2012年全市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3314.9億元,增長10.3%,完成預算的100.2%,加上中央返還及補助、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624.5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總計3939.4億元。在經濟平穩運行、一次性收入入庫較多等增收影響以及結構性減稅政策密集實施、部分行業受宏觀調控政策影響稅收增幅下滑等減收影響的綜合作用下,全年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呈現“低位開局、逐月回升、穩中趨緩”的走勢。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完成3389.8億元,增長14.4%,完成預算的100.2%,加上上解中央支出、安排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549.6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總計3939.4億元。

2012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完成1197.9億元,下降11.5%,完成預算的112.9%,超額完成預算主要是其中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森林植被恢復費等收入增幅較年初預計有所提高。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完成1110.9億元,下降14.3%,完成預算的99.8%,未完成預算主要是彩票公益金、交通運輸等基金收入減少,造成基金支出相應調減。

根據《預算法》和《北京市預算監督條例》的規定,下面重點報告市級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二)市級公共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2012年市級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804.5億元,增長9.7%,完成預算1798.0億元的100.4%,加中央返還及補助209.8億元、區縣上解237.6億元、地方上年專項政策性結轉使用15.0億元、上年結余收入33.1億元、財政部代理發行地方政府債券收入68.0億元、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55.0億元、調入歸還地方政府債券資金36.0億元、接受其他地區援助收入0.3億元等,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總計2465.8億元。市級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完成1657.8億元(含市追加區縣支出),增長16.5%,完成預算1652.9億元的100.3%,加上解中央支出106.6億元、對區縣體制返還和一般性轉移支付509.0億元、地方專項政策性結轉下年使用2.2億元、劃轉水利建設基金25.8億元、財政部代理發行地方政府債券支出68.0億元、歸還財政部代理發行地方政府債券本金56.0億元、安排預算穩定調節基金33.6億元、其他地區援助收入安排的救災支出0.3億元等,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總計2465.8億元。市級公共財政預算收支平衡。

1.收入預算主要科目執行情況

  (1)增值稅168.5億元,增長31.9%,完成預算的123.8%。超額完成預算主要是2012年第四季度起實施“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改革,拉高增值稅收入增幅;同時,全市經濟平穩運行也對增值稅收入的增長發揮了助推作用。

(2)營業稅590.1億元,增長7.7%,完成預算的97.3%。未完成預算主要是實施“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改革,以及受調控政策影響房地產業營業稅增幅下降等因素所致。

(3)企業所得稅440.5億元,增長13.4%,完成預算的101.6%。

  (4)個人所得稅281.5億元,增長3.1%,完成預算的95.8%。未完成預算主要是2012年新個人所得稅法的全面實施,對個人所得稅的減收影響超過預期水平。

(5)契稅126.6億元,下降7.0%,完成預算的89.9%。未完成預算主要是土地交易、樓市交易較2011年下降幅度較大,致使依據交易額征收的契稅收入相應減少。

(6)非稅收入86.4億元,增長25.1%,完成預算的119.4%。超額完成預算主要是預算外收入(不含高中以上教育收費)全部納入預算管理以及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罰沒收入等一次性收入因素較多,造成非稅收入增幅較大。

2.支出預算主要科目執行情況

  (1)教育支出291.9億元,增長21.0%,與年度預算基本持平。2012年本市圓滿完成國家下達的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4%的分解任務。具體情況是:投入基礎教育經費96.3億元,支持實施學前教育、中小學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改善中小學、幼兒園辦學條件,開展國家教育改革試點,落實基礎教育階段各項教育資助政策等;投入中等職業教育經費22.5億元,重點支持中等職業學校實訓基地建設,提高職業教育教師素質等;投入高等教育經費135.7億元,繼續實施市屬高校“質量工程”、“創新工程”和“人才強教計劃”,支持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市屬高校與中央高校共建等項目。其中:教育法定支出246.8億元,增長16.6%,與年度預算基本持平。

(2)科學技術支出159.1億元,增長13.6%,與年度預算基本持平。具體情況是:投入中關村科技園區發展資金89.5億元,重點用于園區基礎和配套設施建設、環境改造以及支持重點企業增資擴產、小微企業創新創業、高成長企業融資等;投入26.4億元,支持加快設計創意等基地建設,成立40個產業技術聯盟,完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促進生物醫藥等領域的重大科技成果和產業項目轉化實施;投入16.6億元,支持開展百家科普基地對接百家社區等活動,完善食品安全追溯平臺建設,增強城市建設管理和民生改善的科技支撐水平。其中:科學技術法定支出68.0億元,增長9.6%,與年度預算基本持平。

(3)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93.6億元,增長86.3%(主要是為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立了100億元文化創新發展專項資金,增加投入40.8億元),與年度預算基本持平。具體情況是:投入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資金5.0億元,扶持文藝演出、影視制作和影視交易,激發文化創新活力;投入22.5億元,支持農家書屋、電影公益放映,完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快文化體制改革,打造品牌活動及精品工程等,活躍群眾文化生活;投入8.5億元,支持廣播電視村村通、媒資共享平臺運維等,推動廣播影視、新聞出版等行業健康發展;投入13.5億元,支持全市200余項重大文物保護及修繕項目,保障各類博物館運行,努力繁榮首都文化;投入9.4億元,實施全民健身計劃,加快體育場館和設施建設,支持體育產業發展。其中:文化法定支出23.9億元,增長9.6%,與年度預算基本持平。

(4)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26.5億元,增長23.6%,完成預算的112.4%。超額完成預算主要是增加“7·21”特大自然災害市級救災物資儲備規模,以及增加城鄉困難群眾生活補貼等。具體情況是:投入43.3億元,落實養老助殘政策,發放行政事業單位和困難企業離退休人員生活補助、軍隊離退休干部及無軍籍職工保障安置經費以及困難群眾臨時性生活補貼和慰問金等;投入0.7億元,支持公共實訓基地建設,撥付小額擔保貸款貼息、職業技能培訓等補貼,落實促進就業、預防失業各項政策;投入社會建設資金2.5億元,創新社會服務管理,推進“一刻鐘社區服務圈”示范點建設,實現1322個社區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投入42.4億元,用于鍋爐供熱、管網供熱、液化氣、天然氣自采暖補貼,保障居民生活用氣、安全過冬;投入4.7億元,用于“7·21”災后應急救助和應急救災物資儲備等。

(5)醫療衛生支出99.2億元,增長31.9%,與年度預算基本持平。具體情況是:投入32.2億元,支持公立醫院改革,建立與服務量和績效考核掛鉤的新型財政補償機制,加快重點學科建設,著力改善百姓就醫環境;投入27.4億元,推進市級公費醫療改革,對城鎮醫保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給予補助;投入17.2億元,實施國家免疫規劃等公共衛生項目,支持區縣婦幼保健機構建設及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提高公共衛生服務水平;投入3.6億元,開展基本藥物專項整治,完成1.2萬件藥品、醫療器械等抽檢任務,保障居民用藥安全。其中:衛生法定支出74.6億元,增長39.1%,與年度預算基本持平。

(6)節能環保支出63.3億元,增長28.2%,與年度預算基本持平。具體情況是:投入節能減排及大氣污染治理資金30.0億元,用于落實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保障PM2.5大氣污染物監測以及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等項目支出;投入2.4億元,支持新能源汽車示范運營等,促進新能源產品提量擴產;投入15.0億元,重點用于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既有建筑供熱計量改造等項目;對排水企業進行補貼,保障城市排水設施正常運行。

(7)城鄉社區事務支出60.4億元,增長24.3%,完成預算的111.0%。超額完成預算主要是增加平原百萬畝造林工程、公共自行車系統試點設施設備購置等支出。具體情況是:投入5.6億元,用于生活垃圾處理、居住小區垃圾分類收集運輸系統建設、城市道路清理保潔服務等項目,加大環境治理力度;投入13.0億元,重點保障城中村項目貸款還本付息、架空線入地、平原百萬畝造林工程等項目支出,改善城市環境;投入交通治理資金8.0億元,用于中心城區交通疏堵以及城市道路橋梁大修養護等,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投入4.0億元,重點保障規劃管理業務平臺整合、城鄉結合部地區及新城控制性規劃等,提高城市規劃管理水平。

(8)農林水事務支出78.7億元,增長13.1%,與年度預算基本持平。具體情況是:投入19.1億元,實施“菜籃子”工程,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性農業保險及再保險政策,實施143個溝域經濟重點項目,提升都市型現代農業生產水平;投入16.6億元,用于土地綜合開發、森林防火工程建設以及南水北調、城市河湖補充再生水等項目支出;投入3.0億元,開展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新農村建設以獎代補工作,推動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改善。其中:農業法定支出66.7億元,增長9.6%,與年度預算基本持平。

(9)交通運輸支出108.3億元,增長7.3%,與年度預算基本持平。具體情況是:投入公共交通補貼97.8億元(此外通過其他科目等渠道投入77.2億元,地面公交和軌道交通補貼共計投入175.0億元),用于保障地面及軌道交通正常運營;投入資金重點用于鐵路道口安全監護、公路新改建、歸還公路建設貸款等,加快道路基礎設施建設。

(10)資源勘探電力信息等事務支出74.8億元,增長6.1%,與年度預算基本持平。具體情況是:投入工業發展資金10.0億元,促進電子信息、裝備、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技術創新改造,支持房山區災后重建恢復生產,推進工業結構調整;投入30.0億元,增加中關村科技擔保公司、北京中小企業信用再擔保公司資本金,支持商務服務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促進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和中小企業發展;投入10.4億元,對燃氣電價進行補貼,確保企業和居民正常用氣用電;投入3.9億元,主要用于北京市電子政務網絡和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交換體系建設和運維,提高電子政務水平。

(11)商業服務業等事務支出24.3億元,增長1.6%,完成預算的90.1%。未完成預算主要是2012年本市物價較為平穩,年初預算安排的5.0億元價格調節資金中有4.7億元未執行。具體情況是:投入9.2億元,用于旅游資源推介、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支持旅游產業重點項目,恢復“7·21”特大自然災害旅游景區公共設施等;投入6.8億元,落實家具“以舊換新”和高效節能家電促銷試點等政策,開展14項主題促消費活動,支持舉辦第一屆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投入6.0億元,用于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發展現代服務業地方配套,提升首都現代服務業水平。

(12)公共安全及國防支出103.1億元,增長3.2%,與年度預算基本持平。具體情況是:保障政法部門科技創安體系建設、執法裝備配置、城市消防管理、道路交通管理等經費支出,增強應急處理、防火滅火、搶險救援及安保勤務能力。

(13)一般公共服務支出81.4億元,增長2.0%,與年度預算基本持平。具體情況是:保障黨政機關正常履職、民主黨派參政議政,完善食品安全監控及追溯體系,提升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能力。其中: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定支出3.3億元,增長9.6%,與年度預算基本持平,重點用于落實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和全市獨生子女家庭特別扶助制度,實現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全覆蓋。

根據目前中央對本市以及市對區縣財政體制,2012年超收38.5億元,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超收6.5億元,中央稅收返還及一般性轉移支付、中央結算凈結余等新增財力32.0億元。按照《北京市預算監督條例》中關于“市級預算超收收入應當優先用于農業、教育、科技、社會保障等重點項目和其他必要支出”的規定,以及建立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的要求,2012年市級預算超收主要用于以下幾方面:一是增加法定支出0.8億元,其中:教育0.7億元、衛生0.1億元;二是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收入返還4.1億元;三是轉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33.6億元。

2012年市級支出中部分科目執行數與預算數相比存在差異,主要原因:一是根據需要,年初安排的預備費在執行中按照實際用途轉列相關科目;二是一些科目年初按預計數安排預算,執行中據實結算撥付資金;三是超收收入增加安排支出。

(三)市級政府性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1.收入預算執行情況

  2012年市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完成580.7億元,下降32.7%,完成預算的117.7%。主要情況是:

  (1)教育45.2億元,完成預算的96.4%,未完成預算主要是受“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改革的影響,按營業稅等稅收計征的地方教育附加收入相應減少。

  (2)文化體育與傳媒15.4億元,完成預算的112.8%,超額完成預算主要是本市相關行業經營狀況較好,營業收入有所增加,帶動文化事業建設費收入實現較快增長。

(3)社會保障和就業9.4億元,完成預算的110.2%,超額完成預算主要是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因繳費基數增長,帶動收入增加。

  (4)城鄉社區事務484.9億元,完成預算的121.1%,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401.1億元,完成預算的121.5%,超額完成預算主要是受下半年土地市場略有回暖等因素影響,土地出讓收入較預期有所增加;政府住房基金收入20.6億元,完成預算的242.6%,超額完成預算主要是公積金貸款量大幅增加,同時需支付的公積金存款利息因降息政策而減少,使得公積金增值收益增加。

(5)農林水事務7.7億元,完成預算的157.6%,其中:地方水利建設基金5.7億元,完成預算的130.2%,超額完成預算主要是其中的森林植被恢復費受占林用地工程增加的影響,收入增長較多。

(6)交通運輸2.4億元,完成預算的96.3%,未完成預算主要是受節假日期間京平高速公路免收車輛通行費的政策影響,車輛通行費收入減少。

  (7)資源勘探電力信息等事務2.8億元,完成預算的101.0%。

  (8)其他收入12.9億元,完成預算的92.4%,未完成預算主要是彩票銷售量下降,致使公益金收入減少。

  2.支出預算執行情況

  2012年市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完成538.6億元(含市追加區縣支出),下降5.5%,完成預算的96.8%。主要情況是:

  (1)教育45.2億元,完成預算的96.4%,未完成預算主要是根據地方教育附加收入完成情況,相應調減支出。

  (2)文化體育與傳媒10.0億元,完成預算的100.0%。

  (3)社會保障和就業6.9億元,完成預算的83.0%,未完成預算主要是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工程未完成結算審計,尚未撥付資金。

  (4)城鄉社區事務426.2億元,完成預算的97.2%,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安排的支出323.0億元,完成預算的89.9%,未完成預算主要是按照中央統一要求,調出36.0億元至公共財政預算,用于償還財政部代理發行地方政府債券本金,未形成支出。

(5)農林水事務29.5億元,完成預算的100.0%。

  (6)交通運輸2.8億元,完成預算的149.5%,超額完成預算主要是增加京平高速公路運行管理及還貸資金。

  (7)資源勘探電力信息等事務1.6億元,完成預算的150.0%,超額完成預算主要是按實際需求增加了資金返還。

  (8)彩票公益金安排的支出13.1億元,完成預算的93.6%。

  政府性基金按規定專款專用。當年收入與支出不完全相等,主要是根據有關管理辦法,部分收入按專款支出要求結轉下年使用。

  (四)市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執行情況

  1.收入預算執行情況

  2012年市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完成60.3億元,完成預算的150.5%,加上年結轉使用8.2億元,收入合計68.5億元。其中:

  (1)企業上繳利潤26.4億元,完成預算的132.2%,超額完成預算主要是受國有企業經營效益增長帶動。市國資委監管的43戶企業中,除3戶企業虧損以及6戶盈利企業由于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無法上繳利潤外,其余34戶企業上繳稅后利潤26.4億元。

(2)股利股息收入0.5億元,完成預算的525.8%,超額完成預算主要是股權投資項目收益增加帶動。

  (3)其他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33.4億元,完成預算的166.9%。超額完成預算主要是一次性增加注入公共財政預算資金,以及收回以前年度項目結余資金等。

  2.支出預算執行情況

  2012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完成62.3億元,完成預算的129.1%,結轉下年使用6.2億元。其中:

  (1)資本性支出59.2億元,完成預算的152.7%。主要是動用超收收入,加大對全市重大項目建設的支持,包括:京東方8.5代線建設20.4億元、北汽集團資本金注入11.8億元、首鋼產業結構調整1.5億元等。

(2)費用性支出2.9億元,完成預算的35.0%。主要用于彌補企業改革成本以及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等,包括:劣勢企業調整退出0.8億元、企業貼息1.8億元等。

  (3)其他支出0.2億元,主要用于監管費用支出。

  根據《北京市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管理暫行辦法》的要求,按照集中財力辦大事的原則,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超收資金重點安排支持市政府重大項目和重點產業發展項目。2012年超收資金20.2億元,主要用于增加北汽集團、國資公司、首開集團資本金,以及京東方8.5代線建設項目等。

以上有關預算執行的具體情況詳見《北京市2012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13年預算(草案)》。需要說明的是,上述數據是根據預算執行情況進行的初步匯總,在地方財政決算編成后,還會有所變化。

(五)落實市人大預算決議情況及2012年預算執行效果

  按照北京市第十三屆人大第五次會議的有關決議,以及人大財經委員會審查結果報告的要求,財政及有關部門堅持依法理財、科學理財、民主理財,切實發揮財政職能作用,不斷創新財政管理模式,支持推動經濟發展,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

1.不斷完善財稅政策體系,支持首都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

  一是堅持“調結構、轉方式”,增強財稅政策和資金的綜合調控作用,激發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突出內需主導,繼續做好家電下鄉等財政補助資金撥付工作,積極爭取68億元地方債券資金,加大對固定資產投資力度,鞏固投資和消費多點拉動經濟增長的格局。認真落實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先行先試政策,實施政府采購信用擔保試點,統籌用好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項目資金、文化創新發展資金等各項產業發展資金,完善股權投資、風險投資等支持方式,加大政策引導和資金支持力度,推動首都經濟升級轉型。認真落實結構性減稅政策,其中:實施新的個人所得稅法,總體減輕居民負擔155億元(影響地方級財政收入62億元),約680萬中低收入者受益;全力做好交通運輸業及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改革工作,三個月總體減輕企業稅負35億元(影響地方級財政收入25億元)。

二是堅持“惠民生、促和諧”,優化支出結構,基本公共服務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積極解決直接關系百姓利益的重點問題,全力保障各項民生支出,重點加大對保障性住房、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平原百萬畝造林工程、PM2.5監測、交通環境改善等項目的投入,及時撥付交通、油、電、氣、糧等惠民補貼243.0億元,投入政府為民辦實事資金173.4億元,撥付“7·21”特大自然災害搶險救災資金43.8億元,全面提升首都公共服務水平。

2.深化預算績效管理,充分發揮體制創新作用

  加強市級大額專項資金管理。認真接受市人大常委會對大額專項資金的專題詢問,制定《關于落實市人大常委會對本市市級大額專項資金使用和管理情況審議意見的實施方案》,明確部門職責,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措施;單獨編報市級大額專項資金預算,出臺文化創新、社會建設等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對所有市級大額專項資金進行財政績效評價,開展全過程績效管理,提升專項資金績效管理水平。

完善預算績效管理。認真貫徹落實本市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和制度辦法,推進全過程績效管理試點工作,將試點單位從3個擴大至12個;完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方式方法,強化項目執行過程中的績效跟蹤,提升評價工作規范化水平;加大績效評價結果應用力度,促進績效評價與預算編制、執行、監督的有效銜接。

推進財政預決算信息公開。進一步擴大公開范圍,首次將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提請市人代會審議,在全國省級政府中率先公開行政經費決算;細化公開內容,將部分重點支出事項細化至項級科目;增加公開的單位數量,將公開2012年預算的部門從57個增加至78個,公開2011年決算的部門從44個增加至55個。

完善與市人大財經委、預工委以及市政協財政預算民主監督小組的溝通機制,就“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改革、國庫改革、財政績效評價等工作進展情況做專題報告,自覺接受監督。

3.推進依法理財、科學理財,提升預算管理水平

  加強財政收入管理,提高財力增長的可持續性。積極應對經濟增速放緩、稅制改革對財政收入的影響,努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強化增收的穩定性;科學研判財政收入走勢和財稅政策效果,堅持依法征管與優化服務并重,推進非稅收入收繳改革,確保圓滿完成全年收入預算任務。

加強財政資金統籌,增強財政保障能力。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將北京市經濟開發區納入預算編制范圍,推進全口徑政府預算體系建設;建立市對區縣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區縣落實支出責任獎勵機制等轉移支付制度,增強城鄉統籌協調發展的體制支撐力;多渠道籌集資金,建立文化創新發展專項資金,支持現代文化產業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建設和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強化預算安排與全市重點工作的銜接,深入挖掘存量資金潛力,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對新增事項通過使用上年結余資金、動用機動經費、調整部門年度預算項目等方式予以保障。

完善資金分配機制,提升資金使用效益。穩步推進項目支出事前評估工作,將事前評估項目擴大至36個,出臺事前績效評估管理辦法,完善評估程序,充分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監督作用。完善辦公用房物業費等公用經費定額標準,對公路養護等項目支出探索實行定額化管理,提升預算編制的科學性、準確性。完善財政投資評審工作,啟動重大項目評審綠色通道機制,提高評審效率,完成5772個項目評審,涉及資金256.2億元,審減資金41.9億元。

加強預算執行管理,提高資金撥付和使用的安全性、規范性和均衡性。全面深化國庫管理改革,將市本級公共財政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資金全部納入國庫集中支付范圍,并覆蓋到所有市級預算單位;加快公務卡改革步伐,強化單位現金管理;開展重點領域專項資金檢查,加強防治“小金庫”長效機制建設,整合內外部監督資源,形成監督合力。

2012年,財政收入保持穩步回升的態勢,全市重點項目順利實施,預算管理改革不斷深化,圓滿完成了中央和市委部署的各項任務。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應當看到,目前財政運行和預算執行中仍存在一些需要著力研究解決的問題:一是受經濟增速放緩、結構性減稅等因素影響,財政收入增幅明顯低于往年,加之一次性收入因素較多,財政收入穩定增長的基礎仍不牢固。二是財政支持產業和事業發展的范圍、方式還需要進一步優化,部分資金未能有效體現財政資金的公共性特征,資金支持手段比較單一,示范、引導和放大效應有待進一步拓展。三是資金統籌機制有待健全,部分專項資金設立存在職能交叉、內容重復的問題,合力作用有待增強。四是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執行的規范性有待進一步提高,部分資金的分配不夠公開透明、項目的規劃論證不夠充分、組織實施不夠規范,存在“一撥了之”的現象,資金使用效益不高、損失浪費等問題仍然存在。這些問題迫切需要引起高度重視,通過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財政改革、創新工作機制、嚴格預算管理等措施逐步加以解決。

二、2013年預算草案

  (一)財政收支面臨的形勢

  綜合分析影響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財政收支的各種因素,2013年財政收入增長仍存在較多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因素,財政支出壓力進一步加大,收支矛盾更加突出。

  1.財政收入面臨的形勢更加復雜

  一方面,當前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黨的十八大對國家工作的各項任務作出全面部署,為首都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同時,隨著國際經濟緩慢復蘇、國內經濟逐步企穩,本市所處的發展環境將進一步優化,科技與文化創新“雙輪驅動”格局的逐步形成也將有效增強首都發展的活力和動力,促進經濟總體運行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從而為財政收入增長奠定基礎。

另一方面,也應看到2013年影響財政收入增長的不確定因素仍然很多:從經濟形勢看,國際局勢風云變幻,國內外經濟運行中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首都經濟還處于結構調整期,房地產等主動調控政策的影響進一步凸顯,新興產業的成熟發展仍需時日,對經濟增長和財政增收的支撐力有待增強。從宏觀政策看,實施“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等結構性減稅政策,對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進首都經濟結構調整、增強企業發展能力發揮了重要作用,財稅部門將積極落實稅收調整政策,讓利于民、讓利于企業,但客觀上一定時期內也必然對財政收入增長產生影響。特別是2013年隨著“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改革的逐步實施,減收影響將從2012年的一個季度擴大至全年,減收規模進一步加大。從收入運行情況看,2012年預算外收入納入預算管理、企業所得稅補繳稅款等多項一次性收入因素,在2013年將不復存在,減弱了對收入的拉動作用;近年來本市財政收入一直保持較高增速,也加大了今后財政收入在高基數上增長的難度。

2.財政支出平衡難度加大

  當前,首都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各領域要實現創新發展,都對財政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經濟領域看,為促進經濟“穩增長、調結構”,支持科技創新、文化創新,推動重點產業發展,提高首都經濟質量,需要財政資金和政策的強勁支撐。從社會領域看,為解決城市發展中人口、交通、資源、環境等突出問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需要繼續加大對民生事項的投入;同時,平原百萬畝造林工程、老舊小區綜合整治等重點項目的推進力度不斷加大,也需要財政資金予以保障。在財政資金需求不斷增加的同時,財政支出結構日益固化,市級法定支出、大額專項資金、公用事業補貼、基本建設、基本經費等剛性支出占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比重超過80%,優化結構、統籌安排資金的難度明顯加大。

(二)預算安排的指導思想及總體安排

  《國務院關于編制2013年中央預算和地方預算的通知》要求:收入預算編制要按照實事求是、積極穩妥、留有余地的原則,根據國內生產總值等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考慮稅收政策調整因素,分稅種測算稅基和稅收收入;嚴格按照規定的范圍和口徑,合理編制非稅收入預算,不得為追求財政收入增幅而增加安排非稅收入指標。支出預算編制要統籌兼顧、突出重點、有保有壓,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重點向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領域傾斜,嚴格控制行政經費等一般性支出。同時,要進一步提高預算編制的完整性,健全政府預算體系。

據此,2013年本市預算編制和財政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市十一次黨代會精神,積極發揮財政職能作用,根據首都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和改善民生的新要求,遵循“統籌兼顧、突出重點、有保有壓”的原則,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在資金安排上更加突出民生優先,更加突出科技創新、文化創新,更加突出城鄉一體化發展,加快建設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堅持依法理財、增收節支、量力而行、精打細算的方針,以績效為導向,深入推進財政預算管理改革,加強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為首都經濟社會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財力保障。

1.推動創新驅動發展,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積極發揮財政政策和資金的引導、帶動作用,促進“轉方式、調結構”,不斷壯大首都經濟綜合實力。用好、用活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文化創新發展等支持產業發展的各項資金,將創新驅動與產業結構優化相結合,全面推進符合首都城市特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產性服務業、旅游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等快速發展,繼續支持中小企業、非公經濟的發展,牢牢把握發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切實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有效落實各項促進消費政策,合理安排政府投資規模,拓展政府資金拉動民間投資的手段,增強投資和消費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認真落實結構性減稅政策,積極推進“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改革工作,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優化企業發展環境,增強經濟活力和競爭力。

2.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加強首都社會建設

  將財政資金的投入方向和財政政策的制定實施,與增進民生福祉緊密結合。推動機制創新,完善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方式,依法加大對教育、衛生、農業、文化、計劃生育等方面的投入,繼續推進文化惠民工程建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落實各項就業再就業政策,完善社會保障相關標準與物價上漲聯動機制,健全社會救助政策體系,提高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加大保障性住房支持力度,穩步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3.推動城市功能提升,建設宜居城市

  圍繞人口、資源、環境等城市發展難題,繼續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努力為人民群眾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合理安排各類公用事業補貼資金,保障公共交通、熱力、燃氣、電力等領域的公用設施安全運行。將財政資金向生態系統建設、水環境治理及環境保護傾斜,支持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和低碳發展,促進生態文明建設。落實老舊小區綜合整治資金,對老舊房屋進行抗震加固、節能、熱計量改造,提高居住品質。加大對安全維穩和應急防災的經費投入,維護首都經濟正常運行與社會和諧穩定。

4.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促進城鄉共同繁榮

  統籌各類資源在城鄉之間的合理配置,推動優質公共服務資源向農村轉移。繼續加大對“三農”的投入力度,推進都市型現代農業和溝域經濟發展,增強郊區發展活力。落實各項強農惠農補貼政策,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積極支持教育、衛生、文化等公共資源向農村延伸,加快城鄉結合部建設,著力構建覆蓋城鄉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支持森林生態安全建設和林業建設發展,加大水資源保護和利用力度,提高首都生態的綜合承載能力。

根據《國務院關于編制2013年中央預算和地方預算的通知》的要求,本市確定的經濟發展預期指標和結構性減稅等經濟社會政策,以及北京市“十二五”規劃確定的財政收支增長目標,2013年全市財政收支指標擬安排如下: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613.3億元,增長9.0%,加上中央返還及補助、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483.7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總計4097.0億元;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3614.6億元,增長6.6%,加上上解中央支出、財政部代理發行地方政府債券還本等482.4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總計4097.0億元;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1073.4億元,下降10.4%;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1154.3億元,增長3.9%。

根據《預算法》和《北京市預算監督條例》的規定,下面重點報告市級財政預算草案編制情況。

  (三)市級公共財政預算安排情況

  2013年市級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953.9億元,增長8.3%,加中央返還及補助209.8億元、區縣上解251.7億元、地方上年專項政策性結轉使用2.2億元、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43.0億元等,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總計2465.3億元。市級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746.1億元(含市追加區縣支出),增長5.3%,加上解中央支出94.6億元、對區縣體制返還和一般性轉移支付553.3億元、地方專項政策性結轉下年使用2.0億元、劃轉水利建設基金27.6億元、歸還財政部代理發行地方政府債券本金37.0億元等,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總計2465.3億元。市級公共財政預算安排收支平衡。

1.收入預算主要科目安排情況

  (1)增值稅300.8億元,增長78.6%。主要考慮實施“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改革將拉動增值稅收入較快增長等增收因素以及工業經濟發展速度偏緩、批發零售業增速有所回落等減收因素,進行綜合測算。

(2)營業稅525.9億元,下降10.9%。主要考慮“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改革將大幅減少營業稅收入等因素進行測算。

  (3)企業所得稅473.4億元,增長7.5%。主要考慮隨著本市經濟調整轉型成效進一步顯現、企業生產經營狀況有所好轉等增收因素以及2012年部分企業一次性補繳稅款較多等情況,進行綜合測算。

(4)個人所得稅324.0億元,增長15.1%。主要考慮2013年本市城鄉居民收入將進一步提高等因素進行測算。

  2.支出預算主要科目安排情況

  (1)教育支出309.3億元,增長6.0%。安排80.1億元,繼續推進學前教育和中小學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的實施,加大師資培訓力度,推動義務教育和高中教育均衡、特色發展;安排18.9億元,繼續實施職業教育教師素質提升工程,支持國家示范校建設,改善職業院校教學、科研環境,促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安排128.8億元,支持高校高層次人才引進培養和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高校科技創新能力,推動高等教育質量持續提高。其中:教育法定支出266.5億元,增長8.0%(通過其他科目等渠道共投入教育法定支出269.1億元,增長9.1%,高于市級財政經常性收入9.0%的增幅,高于市級財政支出5.3%的增幅)。

(2)科學技術支出165.1億元,增長3.8%。安排91.0億元,加大對科技金融的支持,促進融資平臺和新型創業服務機構建設,扶持海內外優秀人才創業,推動中關村一區十六園發展;安排30.3億元,落實各項科技政策,加快培育重大科技成果轉化落地,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增強科技創新支撐力;安排18.2億元,支持科技惠民和城鄉發展建設領域的科技創新項目,推進科普惠農、科普益民工程,提升公益性科研院所創新服務能力。其中:科學技術法定支出74.1億元,增長9.1%。

(3)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97.1億元,增長3.7%。加快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扶持文化產業發展,推進文化創新驅動。安排66.1億元,健全農家書屋建設、農村數字電影公益放映等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支持重點文化企業進行體制改革,開展文藝精品創作,繁榮文化事業發展;安排6.8億元,保障廣播電視監測系統、文化設施和文化服務網絡建設的經費支出,支持辦好國際版權博覽會;安排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資金5.0億元,對符合政府重點支持方向的文化創意產品、服務項目給予扶持,提升首都文化創意企業市場競爭力;安排6.0億元,重點用于保護圓明園等五處大遺址、做大做強長城等六處世界文化遺產,保障博物館建設和免費開放,提升歷史文化名城整體保護水平;安排9.6億元,支持舉辦全民健身體育節等群眾體育品牌活動,創建“國家全民健身示范城區”,加強“三大球”和高水平后備人才基地建設,推動體育事業和體育產業發展。其中:文化法定支出56.3億元,增長6.6%(通過其他科目等渠道共投入文化法定支出57.5億元,增長9.1%,高于市級財政經常性收入9.0%的增幅)。

(4)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29.3億元,增長2.3%(如扣除2012年“7·21”特大自然災害應急救助一次性投入后,同比增長5.9%)。堅持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加快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安排養老助殘服務事業發展資金1.2億元(此外通過彩票公益金、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安排4.0億元,養老助殘服務事業發展資金共計5.2億元),繼續深入貫徹落實各項養老助殘政策,支持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和運營,提高養老保障水平;安排資金繼續落實就業促進政策,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安排42.7億元,用于市屬行政事業單位和困難企業離退休人員生活補助,以及落實接收安置軍隊離退休干部和無軍籍退休退職職工各項保障待遇,確保資金足額發放;安排30.7億元,用于燃煤、燃油、天然氣、液化氣、供熱管網等補貼,保障企業、居民正常生產生活;安排社會建設資金2.5億元,重點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服務管理創新、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社區建設等項目,提高社會服務水平。

(5)醫療衛生支出100.6億元,增長1.4%。繼續推進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安排41.1億元,保障對市級公立醫院財政補償、設備購置和修繕等,支持公立醫院改革;安排16.3億元,用于疫苗接種、疾病防治、婦幼保健等公共服務項目,以及對區縣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及衛生事業單位運行、急救體系建設等經費支出;安排24.3億元,保障城鎮居民醫保、提高新農合基金籌資能力,落實國家大病醫保政策等,提升基本醫療保障水平;安排5.1億元,支持社會資本辦醫,完善康復護理體系建設,加快衛生人才培養以及重點學(專)科建設等,提高衛生醫療服務水平;安排3.9億元,實施藥品安全“百、千、萬”工程,加強藥品檢驗和監督執法能力建設,強化藥品監督管理;安排2.3億元,開展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推進基層服務能力建設,促進首都中醫藥事業發展。其中:衛生法定支出78.7億元,增長5.5%(通過其他科目等渠道共投入衛生法定支出80.0億元,增長7.3%,高于市級財政支出5.3%的增幅)。

(6)節能環保支出65.1億元,增長3.0%。全面推進“內涵促降”。安排20.6億元,繼續支持節能減排綜合示范重點項目以及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PM2.5大氣污染物監測、老舊機動車淘汰更新等項目,改善環境質量;安排21.4億元,支持合同能源管理、新能源汽車示范運行、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及抗震加固等項目,推動節能降耗。

(7)城鄉社區事務支出61.9億元,增長2.5%。進一步加快環境建設,提升城市服務功能。安排15.0億元,落實《十二五時期首都環境建設規劃綱要》確定的全市重點項目,以及平原百萬畝造林工程、架空線入地整治、非正規垃圾填埋場治理、歸還“城中村”項目貸款本金及利息支出,改善群眾生活環境;安排8.1億元,用于生活垃圾處理、居住小區垃圾分類收集運輸系統建設、道路清掃保潔等項目支出,建設清潔城市;安排交通治理資金8.0億元,支持中心城區路口疏堵改造、城市道路及橋梁日常養護,努力緩解交通擁堵。

(8)農林水事務支出82.7億元,增長5.1%。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安排28.8億元,支持“菜籃子”工程、農業產業化和現代農業服務體系建設,落實政策性農業保險與再保險、農機配置等政策,促進溝域經濟發展,大力支持都市型現代農業建設;安排13.3億元,重點用于平原百萬畝造林工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森林消防隊伍建設、林業科技推廣等項目,促進園林綠化事業發展;安排9.6億元,重點保障城市污水管網和再生水廠運行,實施中小河道等城市水環境治理,支持南水北調工程建設,保障城市用水需要。其中:農業法定支出70.9億元,增長6.3%(通過其他科目等渠道共投入農業法定支出72.7億元,增長9.1%,高于市級財政經常性收入9.0%的增幅)。

(9)交通運輸支出108.1億元,與上年基本持平。安排公共交通補貼96.5億元(此外通過其他科目等投入81.5億元,地面公交和軌道交通補貼共計178.0億元),保障公共交通正常運營;安排4.0億元,用于出租車燃油補貼,將惠及6.7萬輛出租車,減輕運行成本壓力。

(10)資源勘探電力信息等事務支出73.7億元,下降1.5%(如扣除2012年對金融性擔保公司增加資本金等一次性投入后,同比增長5.6%)。支持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安排工業發展資金10.0億元,重點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產業園區建設和生態化改造,淘汰落后產業等;安排中小企業發展資金8.0億元,重點向小微企業傾斜,支持企業創新型融資產品、節能改造和產業升級項目建設;安排燃氣電力價格補貼10.7億元,保障能源供應;安排20.0億元,增強國有企業發展活力,促進國有經濟健康發展。

(11)商業服務業等事務支出24.5億元,與上年基本持平。安排9.0億元(此外通過其他科目等渠道投入1.0億元,旅游發展資金共計10.0億元),支持落實旅游消費促進政策,建設旅游公共服務設施,舉辦多種形式的會展等,提升首都旅游行業發展質量;安排商業流通發展資金5.0億元,構建新型農產品流通體系,支持蔬菜新模式門店等民生商業發展,繼續組織一系列大型促消費活動;安排外經貿發展資金1.7億元,鼓勵企業開展對外經濟技術合作,促進服務外包產業快速健康發展;安排6.0億元,用于中關村現代服務業試點地方配套,打造以高技術為特色的國家現代服務業發展示范區。

(12)公共安全及國防支出106.4億元,增長3.2%。重點用于公安、檢察院、法院、司法等部門正常運轉與辦案經費,以及公安、消防等部門的裝備配備和科技建設支出,增強公共安全和社會治安保障能力。

(13)一般公共服務支出82.7億元,增長1.6%。保障黨政機關及事業單位正常運轉、依法履職。支持開展婦女和青少年合法權益維護等工作,加大對少數民族地區補助,深化食品安全自檢體系建設,支持知識產權保護與發展等。其中: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定支出3.5億元,增長9.1%,主要是落實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等政策,提高流動人口服務與管理水平等。

(14)援助其他地區支出14.5億元。主要用于支援新疆和田、青海玉樹、西藏拉薩等地區建設。

  (15)安排防范財政風險資金73.2億元。其中:預備費52.2億元,占市級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3.0%;公共突發事件應急專項資金3.0億元,增強應急能力;償債和處理歷史遺留問題資金18.0億元,防范財政風險。

2013年,市級黨政機關、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的“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預算安排11.1億元,與2012年預算11.2億元相比,降低了0.9%,主要是本市貫徹落實中央要求,控制和降低政府行政成本,嚴格控制“三公經費”規模。其中:因公出國(境)費用1.7億元,較2012年預算減少0.1億元;公務接待費0.9億元,與2012年預算持平;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8.5億元(其中:購置費2.0億元、運行維護費6.5億元),與2012年預算持平。

(四)市級政府性基金預算安排情況

  1.收入預算安排情況

  2013年市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421.0億元,下降27.5%,主要是受房地產市場影響,預計市級土地收入下降幅度較大。其中:教育48.4億元;文化體育與傳媒15.4億元;社會保障和就業9.4億元;城鄉社區事務323.3億元(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248.3億元);農林水事務6.3億元;交通運輸1.9億元;資源勘探電力信息等事務2.3億元;其他收入14.0億元,主要是彩票公益金收入。

2.支出預算安排情況

  2013年市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546.2億元(含市追加區縣支出),增長1.4%。其中:教育48.4億元;文化體育與傳媒10.0億元;社會保障和就業8.7億元;城鄉社區事務428.4億元(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安排的支出319.4億元);農林水事務31.1億元;交通運輸1.9億元;資源勘探電力信息等事務1.9億元;其他支出15.8億元,主要是彩票事務支出。

(五)市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安排情況

  1.收入預算安排情況

  市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45.2億元,加上年結轉6.2億元,收入合計51.4億元。其中:利潤收入23.4億元,下降11.3%,主要是2012年企業效益較上年有所下降;其他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21.8億元。

2.支出預算安排情況

  市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51.4億元,其中:資本性支出44.9億元,主要用于國有企業結構調整、重大科技創新和節能減排等支出,包括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統籌項目14.0億元、現代制造業板塊項目10.7億元、現代服務業板塊項目6.3億元等;費用性支出6.0億元,主要用于劣勢企業調整退出1.6億元、農租房騰退項目2.5億元等;其他支出0.5億元。

三、深化改革、開拓創新、扎實工作,圓滿完成2013年預算任務

  (一)穩固稅源與增收節支相結合,努力提升財政資金保障能力

  以發展經濟、強化服務、依法征管、完善機制為抓手,全面加強財政收入管理,確保完成全年預算收入任務。深入研究經濟發展與財政收入增長的關系,正確處理增收與減稅的關系,找準財政支持經濟發展的著力點和作用方式,把財源建設與重點投資方向、產業結構調整有機結合起來,夯實財源建設基礎,努力形成經濟發展、稅源建設良性互動的長效機制,強化財政增收的穩定性、可持續性,確保財政收入與經濟發展同步增長。密切關注“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改革的政策影響,加強對金融、房地產等重點行業稅源分析,科學研判收入走勢,為收入預期和決策提供支持。規范稅收征管,健全非稅收入管理體系,促進財政收入應收盡收、應繳盡繳。

貫徹“厲行節約”的要求,從嚴從緊安排預算,嚴格控制行政經費,壓縮一般性支出,各部門2013年“三公經費”預算,原則上按零增長控制,有效降低行政運行成本,力爭籌集更多的資金支持首都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二)統籌兼顧與突出重點相結合,充分發揮財政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職能作用

  健全政府預算管理體系。統籌使用好公共財政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充分利用好各類預算的特點,努力形成資金合力,促進對所有財力資源的統籌管理和優化配置;做好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提請市人代會審議的準備工作。

突出財政投入重點領域,處理好市場與政府的關系,合理界定財政保障范圍,減少競爭性領域投入,優先保障教育、醫療、社保、文化等民生領域的重點項目支出,落實好中央及市委制定的各項惠民政策,發揮財政資金和政策促進社會事業發展的職能作用。

積極拓展財政投入方式,改變單一的財政直接投入形式,完善股權投資、風險投資及競爭性分配等投入方式,加強財政政策與金融政策、產業政策的協調配合,提升財政聚集資源要素支持經濟發展的能力。

(三)優化結構與剛性約束相結合,強化預算執行的嚴肅性

  繼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著力加大對各部門的存量資金的調整力度。堅持把全市重點事項全部納入部門預算予以安排,各部門提出的新增事項均通過調整部門預算支出結構、動用結余資金等方式在各部門既定的預算盤子中統籌解決。

進一步強化預算剛性約束機制,嚴格預算執行程序。在研究制定各項新政策時,認真分析當前各領域發展的階段性特點和推進工作的關鍵環節,結合財力情況,把握好資金需求的輕重緩急、工作節奏及力度,穩慎出臺各項增支政策,使事業發展同財力保障能力相適應。

(四)強化監管與提高效益相結合,集中打造規范透明高效的資金運行體系

  認真總結、繼續推進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試點工作,擴大試點部門范圍,加大績效評價工作力度,完善績效目標管理,促進績效目標編制不斷細化和科學化;擴大事前評估范圍,細化、規范評估結果反饋和應用的工作流程,提高事前評估效果;研究制定績效跟蹤、評價結果應用管理辦法,強化對部門預算資金前期論證、使用過程的監督和使用效益的考核分析,發揮好評價結果對加強預算管理的積極作用。

按照市人大常委會對市級大額專項資金使用和管理情況審議意見的要求,認真落實大額專項資金設立、評價、退出機制,修訂管理制度,提高資金決策的科學性和管理的規范性。細化專項資金預算編制,做實部門項目備選庫,提高年初預算下達率,加快預算支出進度。對所有大額專項資金實行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落實專項資金向市人大報告制度,完善專項資金審計制度,建立政府主導、人大監督、部門聯動、審計跟蹤的審計整改機制。

完善預算執行監控管理。強化國庫管理,修訂本市單位銀行賬戶管理和國庫集中收付資金動態監督管理辦法,積極穩妥推進國庫電子支付管理改革。完善政府采購信息公告制度,推進批量集中采購和網上競價改革試點,加強執行監管,規范部門采購行為。完善財政監督機制,不斷創新檢查方式,探索建立聯合監管機制,完善財政資金監管網絡。

加強對財政政策的研究,提升政策實施效果。圍繞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點,對財政投入政策的實施效果進行評估、分析研究。重點選擇資金規模大、剛性支出強的法定資金、財政補貼、大額專項資金等,科學分析各項資金的投入特點、支出結構,有針對性地提出進一步優化內部結構,提高使用效益的措施。研究建立資產配置標準體系,強化資產配置預算編制和執行管理。

積極穩妥推進預決算信息公開,進一步擴大部門預算公開的范圍,豐富公開內容,提升公開效果,加強對區縣預決算信息公開工作的督促和指導,促進公開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充分發揮公開對強化預算管理的推動作用。

各位代表,2013年是本市在黨的十八大旗幟下邁出第一步的重要一年,也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全市財政工作將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下,堅決執行中央和市委的各項決策部署,積極應對國內外的復雜形勢,支持鞏固全市經濟發展的基礎,著力保障重點工程和民生領域的重點項目支出,在夯實財政基礎工作的同時,不斷創新財政管理機制,為建設中國特色世界城市、全面實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戰略發揮積極作用!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中國發展門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