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中國發展門戶網訊(實習生 劉美麟) 近日,《2011年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發布。公報指出:2011年,重慶市全年地區生產總值10011.13億元,比上年增長16.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44.52億元,增長5.1%;第二產業增加值5542.80億元,增長21.8%;第三產業增加值3623.81億元,增長10.8%。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8.4%,比上年下降0.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5.4%,比上年上升0.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6.2%,比上年下降0.2個百分點。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4500元,比上年增長15.2%。以下是公報的全文:
2011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密圍繞“314”總體部署和國發〔2009〕3號文件[1]精神,以改革開放為動力,民生幸福為追求,加快推進城鎮化、工業化和城鄉統籌一體化,全面建設“五個重慶”[2],努力打造內陸開放高地,務實推進“民生十條”[3]、“共富十二條” [4]和“民主法治十五條” [5]。全市呈現經濟繁榮、社會安定、生態改善、民生幸福的新景象,實現經濟增長與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環、又好又快與公平正義的有機統一。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區生產總值10011.13億元,比上年增長16.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44.52億元,增長5.1%;第二產業增加值5542.80億元,增長21.8%;第三產業增加值3623.81億元,增長10.8%。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8.4%,比上年下降0.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5.4%,比上年上升0.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6.2%,比上年下降0.2個百分點。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4500元,比上年增長15.2%。
圖1 2006-2011年地區生產總值及其增長速度
單位:億元、%
分區域看,一小時經濟圈[6]完成地區生產總值7762.69億元,比上年增長16.1%,占全市生產總值的77.5%;渝東北翼完成1710.47億元,增長17.6%,占全市的17.1%;渝東南翼完成537.97億元,增長16.0%,占全市的5.4%。
“圈翼”人均GDP之比由上年2.21:1縮小到2.16:1。城鄉居民收入比由上年3.32︰1縮小到3.12:1。
城市居民消費價格 [7]比上年上漲5.3%,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4.1%。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上漲5.9%。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3.8%。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5.7%。農產品生產價格上漲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