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科學家觀測到的“Ia型超新星”之一。
珀爾馬特
施密特
里斯
中廣網北京10月4日消息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北京時間10月4日下午5點45分,201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美國科學家帕爾馬特(Saul Perlmutter)、美國-澳大利亞科學家施密特(Brian P. Schmidt)和美國科學家黎斯(Adam G. Riess)獲獎。這三名物理學家因超新星的研究獲得201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如何看待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結果?我們連線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吳岳良院士。
主持人:這一結果對您來說意外嗎?
吳岳良:這是預期中的。我有幸聽過這三位科學家當中一位在做的相關報告,所以我想應該不算意外。
主持人:他們的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和我們的生活還有未來的科技發展有什么關聯?
吳岳良:他們的領域應該屬于宇宙學、天體物理,他們的重要發現,就是未來超新星以越來越快的速度離開我們。按照通常的情況之下,由于引力效應,我們的物質受引力的影響,應該是越來越慢,而不是越來越快地膨脹,所以他們發現的超新星和我們通常預期的不一樣,在加速膨脹,這是一個驚奇的發現。其中一種解釋就是,宇宙當中存在一種我們現在還不清楚的物質形態,這種物質形態具有負的壓強我們通常的物質壓強都是正的,這種負壓強的物質形態才能解釋我們觀測到的這一類星球以越來越快的速度在遠離我們,這類物質稱為暗能量。
主持人:從專業領域來看,獲獎項目是哪些具體的點打動這次諾貝爾評審的心的呢?
吳岳良:在我們認識的宇宙中,自人類文明時期以來,我們所認識的物質被發現只占整個宇宙不到4%,而宇宙成份中約3/4都由暗能量組成。這需要物理學家和天體物理學家共同來解釋和理解。
主持人:今天最新出爐的獲獎結果是不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今國際物理學研究領域的某種風向和變化?
吳岳良:實際上,1998年發現這個現象以后,各個國家各個科學家都在關注這個問題。這已成為科學發展前沿的,可以跟上世紀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相比擬的一個新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