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中國發展門戶網8月12日電 日前,中國科學院編寫了《中國科學院信息化發展報告2011》,在其中介紹了中科院數據應用環境的特點和成效。具體內容如下:
數據資源是信息化環境下創新科研模式的核心,現代科學活動日益依賴先進的數據基礎設施,以期實現對科學數據全生命周期的支撐、管理和運用。全院數據應用環境建設的順利實施,推動了服務科研、支撐創新的數據基礎設施的理念、應用和發展,將發揮深遠的信息基礎支撐作用。
1.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數據應用環境支撐重大科技創新活動的效益日益明顯
“十五”之前,中科院重點整理積累科學數據資源和建設數據庫,“十五”期間建成70TB存儲環境,僅為科學數據庫保障服務。隨著信息化的深入發展,數據應用環境納入中科院“十一五”信息化三大基礎環境之一,并由此加大海量存儲環境的基本建設,以及加大數據資源的整合建設。比照美國SDSC、NCSA分別擁有27PB和10PB的存儲能力,并歸檔管理PB規模數據提供存儲服務和數據服務,2010年底科學數據中心建成了6.42PB存儲容量,與“十五”相比能力建設有了質的提升。目前,數據應用環境具備向全院提供綜合性支撐服務的能力,包括數據存儲、容災備份、數據共享、分析處理等服務,特別是為重大科學工程、大科學裝置、重要信息系統等產生的海量數據保存和災備服務奠定了基礎。
2.軟環境研發部署不斷加強,數據應用環境的集成服務能力持續提升
為加大集成存儲、數據和處理等資源,形成數據應用環境的整體服務效果,中科院“十一五”數據應用環境制定發布了27項標準規范,涉及數據庫建設、數據接口、數據質量、數據訪問、存儲環境等方面,研發部署了系列的建庫管理、監控統計和數據網格中間件等,積極推動了數據資源的集成管理和共享服務軟環境建設。數據應用環境門戶集成了分布式數據庫資源,提供統一的檢索入口。科學數據網格環境為數據資源整合建設和統一共享服務提供了技術平臺,通過軟件工具動態監控、統計數據庫資源量、數據服務基本情況,實現學科領域數據資源的透明訪問和跨庫集成應用。
3.加快響應科研需求,數據應用環境的整體應用服務成效日益突出
數據應用環境通過數據服務專員在線咨詢,研發部署在線存儲、在線備份、在線數據等服務,對來自各界的存儲和數據需求可以作出快速反應,并保障7×24小時服務。科學數據資源將在科研活動中發揮基礎作用和永恒價值。科學數據庫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為基礎數據的資源積累和共享服務,為重大科學工程、重要科學和技術應用、為社會發展和宏觀決策,以及科研信息化發展均提供重要支撐服務。2009年10月,科學數據庫作為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成果參加了中科院建院60周年展。
目前,提供數據服務的各類重大科研項目138項,典型應用案例101項。據不完全統計,“十一五”期間共培養了約54名碩士和23名博士,發表論文187篇,兩年一屆的科學數據庫與信息技術研討會于2010年成功舉辦了第十屆全國大會,出版了十輯學術論文集,為國家科技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4.堅持科學數據基礎地位,國際數據共享合作交流渠道得到積極拓展
中科院數據應用環境為開展國際學術交流提供了廣闊空間,科學數據中心與美國NCSA、USGS、NCAR等機構建立工作關系。并在推動中美科學數據合作、參與CODATA交流等方面,數據基礎設施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中科院全力支持下,2010年10月郭華東研究員成功當選CODATA主席。隨著國際上科研數據基礎設施(global research data infrastructure)愿景的日益發展,數據基礎設施及應用環境對科研合作的支撐服務必將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