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滕建群:目前國際社會有400多座反應堆在發電,其中美國占了104座。法國70%以上的發電量來自核電。這次事故的發生肯定會讓人們思考和平利用核問題。由于經濟的快速發展、環保壓力的增大以及對能源需要的增加,近年來,國際社會又重新思考核能和平利用問題。有關國家,像埃及、越南等國家紛紛開始著手核電站建設,為滿足核電站建設的需要,這些反應堆大多數都建立在人口相對稠密、經濟發達且靠近沿海的地區,一旦這些核電站出現事故,其后果不堪設想。有關國家一定會重新思考自己的核能利用戰略,不可以犧牲環境和百姓的安全來追求核電的發展。
德國14日就宣布暫停去年通過的延長核電站運營期限計劃3個月,在此期間,德國將對所有17座核電站的安全性進行毫無保留的徹底檢查。芬蘭14日也宣布,芬蘭輻射與核安全中心將對全國所有核電站反應堆的安全系統進行全面檢測,以防發生類似日本核電站近日因地震導致的泄漏事故。這一切都表明,日本核電站事故已經對國際核能產業帶來了負面的影響。
記者:如何看待日本對處理核危機的反應能力?
滕建群:地震和海嘯發生后,日本方面做出的反應還是比較恰當的,一方面加緊現場的搶修,另一方面主動安撫百姓,避免恐慌。但真正處理完這場核危機不但需要時日,而且還需要大筆的經費。在目前滿目瘡痍的條件下恢復核能力,更是難上加難。
1979年美國賓州三里島核事故與目前日本福島地區的核事故有許多相似之處。當時也是工作操作不當,致使回路系統出現故障,結果引發核事故,好在反應堆的保護嚴密,并沒發生嚴重的核泄露。大約用了幾天時間,美國就控制住了事故的升級。這一次,日本是在大地震加海嘯混合災難中救援核電站,缺乏必要的保障,使得控制能力難以全面展開和發揮。
記者:日本現在是否需要國際社會的救援?
滕建群:日本核危機已遠遠地超出日本一個國家,而演變成地區,甚至全球的安全事件。從安全角度來講,任何大規模的核泄露,無疑會直接影響到周邊國家的安全。從經濟角度來看,日本是個開放的社會,國內外投資巨大,日本經濟的不好肯定會對歐美國家的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因此,日本應盡快向國際社會聯系,國際社會也應伸出援助之手,進行一次國際聯合大救援。聯合國、國際原子能機構等非政府組織在這場國際大營救中應該發揮帶頭作用。到目前為止,美國已經派出了包括冷卻專家在內的工作組參加核電站的救援活動。國際原子能機構也派出了官員,所以說,這是一切國際大救援,序幕才剛剛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