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遭遇核輻射時要盡可能縮短被照射時間,遠離放射源,尤其要注意屏蔽
●進出核污染地區時,要穿防護服。減少放射性污染,可穿雨衣、戴墨鏡、洗淋浴
3月11日發生的日本9級強震導致福島核電站受損泄漏,周邊居民被迫疏散。截至昨天下午,當地有190名民眾和醫護人員遭受核輻射,最高時輻射達到1015微西弗/小時。根據日本政府目前披露的信息,只是有民眾和醫護人員遭受核輻射,未造成對人體的急性放射性傷害。
廣東放射醫學專家表示,遭遇核輻射要盡可能縮短被照射時間,遠離放射源,尤其要注意屏蔽。進出核污染地區時,要穿防護服,并及時淋浴,清除核污染。醫學指導/廣東省職業病防治院放射醫學專家楊宇華主任醫師
特別提醒
核輻射防護原則——內外兼防
楊宇華強調,發生核事故或放射事故,特別是有放射性物質向大氣釋放時,總的防護原則是“內外兼防”,具體包括兩方面:
一、體外照射的防護原則
1.盡可能縮短被照射時間;
2.盡可能遠離放射源;
3.注意屏蔽,利用鉛板、鋼板或墻壁擋住或降低照射強度。
具體措施:當放射性物質釋放到大氣中形成煙塵通過時,要及時進入建筑物內,關閉門窗和通風系統,避開門窗等屏蔽差的部位隱蔽。
二、體內照射的防護原則
避免食入、減少吸收、增加排泄、避免在污染地區逗留。清除污染,減少人員體內污染機會。
具體措施:如果核事故釋放出放射性碘,應在醫生指導下盡早服用穩定性碘片。服用量成年人推薦為100毫克碘,兒童和嬰兒應酌量減少,但碘過敏或有甲狀腺疾病史者要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