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3年起,我國已經連續5年保持10%以上增速的背景下,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08年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為8%左右。這是我國連續第4年把這一目標定為8%左右。
從我國經濟發展階段來看,我國處于由傳統經濟進入現代經濟的經濟起飛階段,處于工業化的中后期,這一階段正是經濟處于高速增長的階段。按照德國學者霍夫曼理論,霍夫曼系數即重工業與輕工業的比率為1時,就進入了工業化中期階段;達到2以上,一個國家的工業化就算是基本完成了。我國目前的“霍夫曼系數”約為1.25,已經進入到工業化中期階段。按照錢納里對工業化進程3個階段的劃分來看,人均收入水平280-560美元進入工業化初期階段;人均收入水平560-1120美元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人均收入水平1120-2100美元進入工業化成熟階段,我國目前處于工業化成熟階段。
從國際上其他國家經濟發展的實踐看,處于經濟起飛和工業化中后期的發展中國家都保持了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日本經濟的起飛階段大體從1957年到1975年,這段時期日本的GDP年平均增長率達到了9.5%。韓國經濟的起飛階段從1963年到80年代末期,這段時期韓國的平均GDP增長率達到10%,盡管經歷了70年代石油危機和總統遇刺事件,但都沒有影響韓國長達二十多年的高速經濟發展。在經濟起飛時期的20年(1961~1981年),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和新加坡,其平均經濟增長率分別為9.6%、10%和9.5%。
而且與這些國家和地區相比,中國還有很多獨特的優勢:第一,各種資源相對豐富,即使國際經濟不景氣依然可以保證經濟發展的需要。第二,人口眾多,不僅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同時能夠產生強勁的國內需求,提供經濟持續發展的原動力。第三,政治穩定,能夠長時期的堅持穩定的經濟政策。因此,我國在注重發展質量的前提下,保持較快的經濟發展速度(10%左右)是可能的,也是必然的。
另一方面,國內外也存在一系列阻礙經濟快速發展的因素:
首先,由于我國近年來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貨幣信貸投放過多,國際收支順差過大等方面的原因,經濟增長已經出現了過熱的跡象,通貨膨脹問題比較突出。加大宏觀調控的力度,實施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不可避免地放緩經濟增長速度。2007年,中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金融機構貸款、外貿順差分別比上年增長25.8%、16.4%和50%,經濟發展中長期存在的矛盾和問題仍然突出。隨著總需求的持續高速增長,總供求矛盾也開始顯現。2007年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4.8%,主要食品和居住類價格漲幅更大,成為1997年以來的年度最高漲幅。物價上漲已經成為影響居民生活和社會和諧穩定的一個突出問題。
其次,2008年我國經濟運行還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從國內來看,年初南方部分地區遭遇的罕見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給經濟帶來一定損失,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經濟增長速度;從國際來看,美國次貸危機增加了世界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國際石油、糧食、鋼材等生產要素和初級產品價格上漲等因素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我國經濟發展速度。此外,我國貿易順差過大,與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摩擦嚴重,不利于我國商品出口和經濟增長。
綜上所述,盡管受到國內外不利因素的影響,但今年中國經濟實際增速仍然會超過8%,只是與去年相比會略有回落。將經濟增長目標確定為8%,是為了提示經濟發展的風險,也是為了防止地方層層加碼追求速度攀比,一味犧牲質量和效益。確定適當的經濟增長速度有利于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經濟平穩快速發展。正如溫家寶總理所言:“提出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主要是綜合考慮了國內和國際多種因素,著眼于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引導各方面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點放在轉變發展方式、深化改革、加快社會建設上,防止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經濟增長速度,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 杜朝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