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新華網上海1月15日電(記者周琳、陸文軍)訂單減少、歌舞簡化、抽獎取消……在貫徹落實八項規定和反“四風”背景下,蛇年歲末的“年會經濟”明顯趨冷,以至熱衷于“年會經濟”的企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流”,產業鏈每個環節都受到了沖擊。
分析人士指出,以往年會大多是靠公款消費支撐的,隨著反腐敗力度的加強,畸形消費難以為繼,靠“年會經濟”賺錢的企業需要重新尋找市場支撐。
每年開開會,花費上萬億?
我國過去每年會議花費有多少,很難有一個確切數字。中國會議酒店聯盟組織2011年編寫的《中國會議藍皮書》指出,我國每年舉辦各種會議數以萬計,包括公司、政府、事業單位和社團四大類會議,經濟產值上萬億元。
每逢歲末年初,是各種會議的“高峰期”,企業事業單位的答謝會、團拜會、交流會等年會不斷,高檔酒店吃“蛋糕”,相關行業隨之紅火:禮服租賃價格上漲,主持人邀請一場接一場,演藝公司不停接活,策劃公司方案不斷……
一位年會策劃公司人士告訴記者,“前兩年一到年底,人手不夠用,一些企業、事業單位出手闊綽,只要領導滿意,不怕多花錢,有的年會辦得很大,還請一些明星來演出,我們的生意好得不得了。”
根據測算,一場幾百人的年會,僅策劃、燈光、會場布置就得十萬元,加上五星級酒店的餐費、服務費,再加上抽獎和員工福利,一場年會幾十萬元也是常有的事情。
上海一家單位辦公室主任說,單位有四五百人,搞年會是一年中的大事,因為職工多,一般分兩次操辦,辦公室忙活得很,即便不奢侈,辦年會也得花費十多萬元。
一位商業銀行工作人員介紹,以前金融機構辦年會很排場,有的在五星級酒店舉辦,邀請專業演員前來獻藝,包括抽大獎,花費驚人;還有的銀行分行、支行也辦年會,一等獎有時是金條,出手非常大方。
泡沫吹破了,年會“大跳水”
今年以來,地方部門、企業事業單位的歲末年初團拜會、答謝會大幅減少。一些想從“年會經濟”中大賺一把的企業,從鮮花預定、酒店經營、禮品采購到策劃公司等,幾乎都遭到“重創”,行業泡沫隨之破裂。
首當其沖的就是禮品行業。“年會經濟這塊,我們的業務是絕對冷清。”禮品采購服務商恰恰網宗海波說,這和大環境有關,年會收入下降了三到四成,不僅政府部門采購禮品減少,企業也有所下降,國企下降更為明顯。
餐飲業也遭遇寒冬。“以前一到年底,天天是飯局。”一位行業協會人士說,現在離春節也就二十來天,自己還一個飯局沒有參加過;后面雖然有零星飯局,“基本上是朋友聚會,以前那種花費很大的會議,現在搞不起來了。”
上海餐飲烹飪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金培華說,年會酒店預訂大大下降,其中商務宴下降一半,政務宴下降更多。“去年是年會退訂潮,今年干脆不見了,至少下降七八成。”
記者采訪發現,以商務宴為主的酒店紛紛調整策略,改為吸引婚宴和家庭聚會。一位高檔酒店負責人感嘆,“靠年會、慶典沖業績的時光一去不復返”。
上海某大型餐飲連鎖企業董事長說,以往餐飲業是穩定發展的行業,增長率維持在20%以上,但今年首次出現了負增長。“辦年會當然對餐飲企業是很好的盈利點,但奢侈浪費的確嚴重,有的一桌菜剩很多,大半桌人已經喝醉,這種風氣很不好。”
另一家五星級酒店負責人認為,“‘寒流’來襲,高檔酒店受沖擊最大,有的只能靠賣團購產品爭奪市場,過去一桌酒水七八千元,現在最低團購價,一桌才七八百元。消費水準下降,生意反而增加。”
終止變味年會,企業需尋找新支撐
華東師范大學教授余南平認為,以往的年會“泡沫經濟”特點明顯。辦年會成了年底突擊花錢的途徑之一,借機公款吃喝、購買禮品、以年會名義搞旅游、分福利。辦年會也成為企業聯系官員的“潤滑劑”,邀請一些利益相關者“捧場”,變成一場“公關會”。
公款消費對豪華年會停止“供血”,給業內人士帶來警示,畸形消費畢竟難以長久,常態消費的市場潛力有待開發。
上海商業信息中心首席研究員齊曉齋認為,從正常的禮尚往來,變味成人情、關系、公關,年會經濟的“泡沫”已經沉痼多年,積弊已深。一朝泡沫被擊破,難免可能出現暫時不適應的情況。
但長遠來看,常態消費包括大眾消費的潛力很大,年會遇冷是行業健康發展付出的陣痛代價,相關企業應該盡快轉型,找到可持續的盈利模式。
“這么嚴重的影響,行業始料未及,肯定要死掉一批企業。”余南平說,然而轉型是必須的,退出是在為正常的消費市場找到平衡點。餐飲企業需要向大眾化餐飲、婚宴、家庭宴會轉型,一些畸形消費必須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