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性格獨立有余,生活獨立不足,精神斷乳提前,生活斷乳滯后
90后實習生頻遭“吐槽”被指不懂事
不久前,網友“易小術”在微博上講述了一起實習生“拒訂盒飯”事件:在一次電視臺策劃會上,主任對一名實習生說,麻煩你開完會給大家訂盒飯,按人頭,我請客。結果該實習生認真地說,對不起,我是來實習導演的,這種事我不會做的。
這條微博被多次轉發并引起人們對90后這個群體的熱議。不少網友紛紛跟帖“吐槽”身邊的90后實習生:不懂禮貌、太自我、目的性強、不會與人相處……
不少90后也很不服氣:社會是平等的,是你們的觀念出了問題!
“這個例子不是個別現象,而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上海市社會科學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長楊雄覺得,“這說明這一代人生長的環境出了問題,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都出了問題?!?/p>
90后敢于表達,但是很多該懂的東西不懂
外科醫生李輝(化名)也有過和那位電視臺主任幾乎相同的遭遇。在指導自己的一名實習生時,李輝讓他早點來做準備工作,進手術室前輔助消毒和滅菌,沒想到竟被拒絕了。這名實習生說,我是大學生,是來學開刀的,又不是專門做清潔的。
“他們眼高手低,不愿意做這些最基本的事情。”在李輝看來,現在的這些實習生大多不懂禮貌、語氣生硬,“根本不把我們老同志放在眼里?!币淮问中g中,一個女生的臉上濺到了一點血,她竟然把手中的東西一摔,到一邊哭去了。他批評這個女生:“你是醫務人員,怎么能夠把手術臺上需要救命的患者扔掉,自己跑了呢?”沒想到女生理直氣壯地說,要是你的女兒,你受不受得了?
1992年出生的易筠薇對于“訂盒飯”事件卻有著完全不同的看法,她覺得,在中國社會,老一輩人的思想過于陳舊,缺乏人權、平等和社會分工意識,在單位里,老同志欺負新人都成了理所當然。“實習生又不是保姆,這些雜事本來就應該讓行政、后勤的人去做?!?/p>
楊雄認為,90后在個人能力、對社會的了解和競爭意識等方面,很多地方都超過80后。他們更現代、更大膽、更敢于表達,自我意識很強,但是很多該懂的東西不懂。
楊雄每年都給新進的上海市公務員講課,發現這些百里挑一考進來的精英,對局長都經常是直呼其名。
楊雄坦言,自己的兒子22歲大學畢業后在機關工作,也欠缺很多做人、做事的基本能力。領導讓他幫忙寄信,結果從來沒寄過信的兒子到了郵局,手足無措,不知道該貼上郵票、投進郵筒;領導讓倒茶,兒子給他打電話說,爸爸,我都不知道怎么倒。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青年學教授黃志堅將90后性格養成的環境概括為“出身于獨生,生活于市場,長成于網絡”。他認為,90后自幼成長在4對1或6對1的家庭環境中,有著比較優裕的生活條件,生活中往往以自我為中心,習慣了家庭與社會的給予,容易忽視和別人的溝通與交流,淡漠對他人、對社會的關心和責任。因此,往往是性格獨立有余,生活獨立不足,精神的斷乳提前,生活的斷乳滯后。
出生于1989年的作家蔣方舟曾將90后描述為“掌握著最領先和敏銳的工具,獲得最全面和前沿的資訊,卻過著最封閉最自我的生活”。她認為,他們自我評價良好,有一套封閉板結的自我評價體系,自省能力退化,對于來自外界的評論,幾乎是反彈式的即刻憤怒反攻:“你們有什么資格評論我們90后……”
90后做事目的性強,重視自我權益
在電視臺做編導的黃志賢感到,如今來實習的大學生最關心的有兩件事,一是能拿到多少補貼,二是自己有沒有被“署名”。有一次,一名實習生很生氣地來問他,為什么我錄過唱詞,去過街訪,參與了節目錄制,最后的字幕上卻沒有我的名字?
他記得,8年前自己實習的時候,幾乎是“任勞任怨”,沒有工資,補貼也很少,但大家都抱著來學習的態度,從來也不好意思打聽這些。
李輝也注意到,單位的實習生總是說,怎么還不給我發工資?
在黃志堅看來,雖然80后也是獨生子女,但90后生長于市場經濟環境和網絡時代,在自由競爭、等價交換的社會氛圍中耳濡目染,對物質的東西看得更重,也對實際利益和自我權益有著更迫切的追求。
楊雄認為,社會大環境確實對年輕人造成了不容忽視的影響。“我們現在的社會,原有規則被破壞掉了,新的倫理和價值觀又沒有重建起來,處于失衡、無序的狀態,這催生了功利價值觀,非常突出地反映在90后的身上。”
教育以應試為主,家庭奉行民主,使90后過分強調自我
楊雄認為,90后之所以成為目的性很強的一代,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家庭和學校的教育都以應試為中心,過分強調競爭,為了獲得個人的成功可以不擇手段,培養出了赤裸裸的個人主義。
“他們學的東西都是直奔主題的,是可以迅速獲得回報的東西,比如外語、計算機,都很精通。而和成功、考大學、找好工作無關的東西,他們一概不學。”楊雄說,很多90后都受過高質量的教育,但就是不懂基本禮儀,因為家里沒教過,學校也沒教過。
同時,90后所受的家庭教育,比較強調民主,對此,楊雄也覺得“過頭了,有點矯枉過正”。他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強調長幼有序,但現在受到西方教育觀的強烈沖擊,不少家長在溺愛的同時又過分強調尊重孩子,使得孩子個人主義膨脹。
他認為,家庭教育要培養一些基本的倫理觀念和習慣,比如孝敬父母、尊重老人、善待朋友,以及秩序和規則意識,這些基本的底線是不能逾越的。
“孩子到了20歲再教育已經來不及了,就像現在的很多90后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價值觀。教育要從小抓起,家長和老師要從頭訓練他們做人和做事。做人就要學會和各種各樣的人相處,遵守社會公德;做事就是不管大事小事,簡單復雜,都要會做。小事做不好,大事也做不了?!睏钚壅f。(記者 陳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