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18日,泰國100%二級白米離岸價格每噸僅為320美元。今年4月10日,同類米價已漲至886美元。與油價相比,米價在短短一年半時間內漲幅有過之而無不及。
然而,國際市場米價的飆升速度遠遠超過泰國米農的收益增長,包括出口商、碾米廠等大米生產、加工、出口諸多環節如今都在抱怨高昂米價,泰國政府近來也就米價上揚召開多次緊急會議。作為全球第一大大米出口國,泰國為何也為大米漲價發愁?
產量足
泰國總理沙馬日前明確表態,泰國絕不缺米。
泰國現有優質稻田1.4萬畝,年產稻谷近3000萬噸,碾為成米2000萬噸。去年泰國出口890萬噸,國內消費650萬噸,收入國家儲備糧倉220萬噸,其余深加工為米類食品。僅大米出口一項,就為泰國創匯近40億美元,連續十年位居世界大米出口首位。
自去年越南和印度相繼出臺大米出口限制措施以來,泰國大米行業一度興奮不已,各國訂單接踵而來。去年,泰國原計劃出口大米750萬噸,但最終實際出口達890萬噸。今年1月和2月,泰國大米月出口歷史性地突破100萬噸大關。
業內人士指出,泰國大米生產實際上仍有巨大潛力。主要表現在目前科學種植法普及率不高,導致畝產量相對較低;雖然水土豐沃,但多數白米一年只種植兩季,茉莉香米年產僅一季,屬跳季種植。因此,泰國如果加足馬力種植大米,其產量至少可以增長30%以上。
機制亂
不過,進入3月以來,大批積壓訂單反倒使泰國大米出口商犯了愁。因為出口商從碾米廠或者收米商那里收不到米,或者買進米的價格要比期貨訂單的價格高出許多,一些出口商已經出現無法按期交貨而被罰款的事件,泰國大米出口面臨米源緊張問題。
而泰國米農手中也沒有米,因為一些米販和收米商在今年1、2月間見米價飆升便提前與米農簽訂贈送化肥等優惠合同,有些具有較低議價能力的米農甚至已經提前將下季稻米售賣給了收米商。普遍存在的收米、囤米問題直接導致泰國面臨出口和國內供應雙重難題。
但泰國政府在面臨米源緊張的情況下并沒有草率做出限制出口或者開放儲備糧的決定。沙馬總理認為,限制出口或者開放儲備糧只能應一時之急,并且還可能因一些不法分子倒賣或者鉆政策空子而使政策失效,只有通過制定行之有效的行業政策,才能解決目前因認為囤積引起的“假缺糧”問題。
挑戰大
泰國經濟智囊機構泰華農民研究中心預計,今后兩至三年世界大米價格將持續在高位徘徊。盡管大米價格昂貴將吸引更多農民在2009年擴大大米種植面積,但同時也面臨和能源農作物、食品農作物爭奪耕地的問題,因此最好的辦法是增加畝產。該機構同時指出,全球氣候變暖問題還導致氣候反常并影響大米產量,增加了發生瘟疫和蝗災的可能性,從而給大米產量帶來損失。
該機構敦促泰國政府制定長期性大米政策,制定合理的干預市場政策和能為各方接受的利益分享方案。最關鍵的是政策應具有靈活性,能隨市場狀況變化而進行調整。
|